在国家“信号升格行动”的推动下,通信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以应对网络规模扩大、业务场景复杂化带来的挑战。传统网络运维模式依赖人工经验,存在效率低、响应慢、操作繁琐等痛点,难以满足高价值区域(大型商业体、重大活动场馆等)的保障需求。中兴通讯推出的“星云通信大模型”及其衍生的运维智能体技术,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开创了网络保障的新范式,成为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
以高价值区域保障为例,中兴通讯联合合作伙伴,基于大模型技术构建的运维智能体方案,在全国多个项目的商用试点中,成功将保障人力投入降低83%,效率提升5倍,实现了网络保障的“智能化跃迁”。
传统保障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网络保障模式面临四大核心问题:
大模型运维智能体的创新实践
UME无线运维智能体(见图1),是中兴通讯基于大模型技术面向无线网络保障场景的智能体应用,适用于无线网络运维保障场景,如演唱会/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日常运维中的潮汐保障等。
中兴通讯运维智能体基于“星云通信大模型”构建,采用模块化设计,核心包括:
技术框架上,智能体融合了生成式AI、多智能体协同(Multi-Agent)及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有效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确保决策可靠。
UME无线运维智能体实现端到端闭环保障和动态优化与自适应。
中兴通讯运维智能体方案,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运维范式的重构:
应用试点与成效
选择湖北省武汉市全球最大商业体武商时代广场作为验证环境,覆盖31个物理小区、60个逻辑小区,日均用户数超1800人。该区域节假日人流峰值达日常3倍,传统保障需6人天完成,智能体方案仅需1人天。智能体将资源查询时间从2分钟缩短至15秒,故障定位耗时从15分钟降至1分钟,保障人力投入减少83%。
未来,随着6G与通算一体化的演进,运维智能体将进一步向“全域自智”升级,实现从网络保障到商业创新的全方位赋能,为全球通信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树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