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与无线网络容量相关的工作中,话务预测的内涵已不再局限于对用户数和业务流量的预测,而是逐步扩展为对各类话务相关指标的综合预测,即那些随着用户数和业务流量变化而相应波动的性能指标。
当前,话务预测主要应用于短期容量监控和中长期容量扩容两类场景。无线话务预测算法在应用中存在以下挑战:
上述挑战导致业界在不同细分场景下发展出众多算法,给用户的选择和应用带来一定困难。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兴通讯精准规划NGI-RSH平台的话务预测功能打造了一套综合性无线话务预测解决方案,集成多种具有不同优势的算法,既可以组合使用,也可独立部署,提供具备高度场景适应性的无线话务预测能力。
数据特征分析
话务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通常属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其变化规律具有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四个构成要素。在实际无线网络数据中,上述构成要素表现出以下特点:
应用算法
基于无线网络话务数据的特征,对预测算法的评估应从准确度、效率、场景适应性、稳健性(鲁棒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业界常用的算法中,回归、平滑移动等传统算法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对数据特征有较高要求,如线性、平稳性等,在复杂场景中应用受限,稳健性较差。而XGBoost、LSTM等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虽然提升了预测准确度和稳健性,降低了对数据特征的依赖,但计算效率较低,且在长周期预测或特征突变时表现不稳定,场景泛化能力有限。
针对无线网络话务数据的特点,NGI-RSH平台采用多算法组合的方式,首先对数据进行分解,分离出季节项和周期项。这一处理方式更符合无线网络话务的实际规律。对去除季节与周期影响后的残差数据,进行趋势建模。采用集成学习框架,综合运用多种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习算法进行协同分析,并通过加权融合策略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整合。该多模型集成方法融合不同算法的优势特征,兼顾不同场景的数据特性,提升了算法的整体适用性和预测鲁棒性。
此外,功能支持按全网、场景、站点级等不同粒度。当网络中存在特征差异明显的场景时,采用分场景建模的方法已成为行业通用做法。
应用实例
当前,平台的功能已在国内外4G和5G网络中广泛应用,图1展示了一个小区的流量、PRB利用率、最大RRC连接数和平均RRC连接数的预测结果。话务预测功能的场景适应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未来数字孪生平台的发展,话务相关指标的预测将逐步向网络状态预测演进,对预测算法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提出更高要求。算法的智能化水平不仅体现在预测精度上,更需体现在对不同场景的适应能力上,以满足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网络环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