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03-11-26 作者:赵慧玲 / 王立言 / 陈仁娣 阅读量:
  • NS-SG已拥有成员单位100个、观察员单位6个
  • NS-SG已完成20项标准,还有45项标准正在研究中
  • NS-SG已加入了国际软交换协会

NS-SG(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近两年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和所有成员单位/观察员的积极参与下,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软交换体系的标准化,新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通,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各种不同功能组合的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和服务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标准化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电信终端设备的发展和需要,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等26个单位发起,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同意,电信终端设备特设工作组于2001年3月1日在北京成立。特设工作组现有成员单位61个。

  1 标准化研究取得进展

  2001年,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完成(或已报批,即将完成)并由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标准见表1,总计20项。已计划且正在研究中的标准共45项,其中行业标准项目44项,国家标准项目1项。截至2002年2月底,1项国家标准项目已报批,14项行业标准项目待报批,6项行业标准项目待送审,24项行业标准项目正在起草中(详见表2、表3)。

  表1 2001年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完成的标准(已发布)

序号

项目名称

目前进度及标准号

1

IP电话业务的编号

已发布(YD/T 1088-2000)

2

B-ISDN ATM适配层(AAL)类型2技术规范

已发布(YD/T 1085-2000)

3

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

已发布(YD/T 1128-2001)

4

综合交换机技术规范

已发布(YD/T 1123-2001)

5

ATM交换机技术规范

已发布(YD/T 1109-2001)

6

智能公用电话业务技术要求

已发布(YD/T 1150-2001)

7

为IP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的技术要求

已报批

8

No.7信令与IP互通的技术要求

已发布(YD/T 1127-2001)

9

ISDN拥护-网络接口技术规范(补充支持IP接入)

已发布(YD/T 1087-2000)

10

号码可携带业务技术要求

已发布(YD/T 1124-2001)

11

B-ISDN ATM信令适配层(AAL)类型2技术规范

已发布(YD/T 1186-2001)

12

国内No.7信令网信令转接点(STP)设备技术规范

已发布(YD/T 1144-2001)

13

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已发布(YDC003-2001)

14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总体

已发布(YD/T 1170-2001)

15

IP网络技术要求——计费

已发布(YD/T 1149-2001)

16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和可用性

已发布(YD/T 1171-2001)

17

基于ATM的多媒体宽带骨干网技术要求——网络性能部分

已发布(YD/T 1102-2001)

18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2 Mbit/s No.7 高速信令链路

已发布(YD/T 1125-2001)

19

No.7信令系统测试规范——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已发布(YD/T 1126-2001)

20

800 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No.7信令测试规范——事务处理(TCAP)部分

已发布(YD/T 1152-2001)

  表2 2001年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项目计划进度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目前进度

1

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已报批

2

2 Mbit/s高速信令链路测试规范

待报批

3

No.7信令与IP互通适配层技术规范
——消息传递部分(MTP)第二级对等适配层(M2PA)

待报批

4

No.7信令与IP互通适配层技术规范
——消息传递部分(MTP)第三级用户适配层(M2PA)

待报批

5

信令流控制传送协议(SCTP)技术规范

待报批

6

信令网关(SG)设备技术规范

待报批

7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信令的技术规范

待报批

8

宽带城域网总技术要求

待报批

9

ATM中继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规范

待送审

10

综合接入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规范

待送审

11

能力集-2(CS-2)阶段的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

待报批

12

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能力集-1(CS-1)的补充规定

待送审

13

软交换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应用程序接口(API)PARLAY技术规范

起草中

14

INAP与ISUP配合的技术规范

待报批

15

智能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规范

待送审

16

综合智能网的技术要求

起草中

17

智能网能力集-2(CS-2)业务的技术要求

待报批

18

ATM交换机设备测试规范(修订版)

起草中

19

为ISDN用户提供始终保持/动态(DO/DI)业务的技术要求

待报批

20

移动IC卡公话系统技术规范

待报批

21

多媒体IC卡公话系统技术规范

待报批

22

基于ISDN的会议电视进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待送审

23

基于PSTN的多媒体可视电话进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待送审

24

在电话网上利用频移键控(FSK)方式传送及显示信息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基于固定网短消息传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待报批

25

交换机ISDN基本接入速率“U”接口对用户供电要求

起草中

26

IP网络技术要求——IP网与PSTN、ATM、移动网互通

起草中

27

IP网络技术要求——流量控制

起草中

28

IP网络 v6技术要求——网络及地址结构

起草中

29

基于电话网的短消息综合平台技术规范

起草中

30

IP网络性能测试方法

起草中

31

电话号码到URI的映射(ENUM)总体技术要求

起草中

32

电话号码到URI的映射(ENUM)总体技术要求

起草中

33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移动电话用户部分(MTUP)

起草中

34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移动电话用户部分(MTUP)

起草中

35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电话电户部分(TUP)

起草中

36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承载控制协议规范

起草中

37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接口技术要求

起草中

38

基于软交换综合接入设备(IAD)技术要求

起草中

39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Media Server)技术要求

起草中

40

基于软交换的综合接入媒体网关测试规范

起草中

41

ATM中继媒体网关测试规范

起草中

42

n*6 kbit/s基带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起草中

43

2.4 GHz室内数字无绳电话机技术要求

起草中

44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起草中

45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起草中

  NS-SG在2001年的标准研究中特别值得说明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软交换的标准制订取得了重要成果。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1999年下半年就启动了软交换项目的研究,目前“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规范了软交换在网络中的位置,明确了其功能要求、业务要求、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协议和接口要求、计费要求和性能指标,规定了与IP电话及智能网的互通要求等。该标准的研究历时2年,是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协作所取得的成果。软交换系列标准的形成对指导厂商的设备研发和网络应用起到积极作用,软交换的研究工作目前中国处于与世界同步的水平。由于标准的研发早于市场的应用,其多项指标仍有待试验的验证和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2)关于IP网络标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完成了IP网络技术总体规范、IP网络性能规范等项目。《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总体》全面规范了IP网络的结构和业务分类,对传送层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互通、计费和结算以及主要组网设备提出了技术要求。《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对广泛关注的IP网络QoS的定义和内涵作了明确的规定,并给出了定量的要求。这对电信网络的IP化演进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3)目前中国正在开展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为此,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积极进行了宽带城域网技术规范的制订工作。

  (4)在智能网方面,关于CS2的研究已展开,它将提供更强、更灵活的业务特性,以及更好的互通性和管理控制能力。

  (5)在信令方面,由于电信网络的分组化趋势,如何实现现有网络与IP网络互通的研究是重点,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及时开展了信令网关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这些IP网络标准和设备标准将对中国网络建设、业务提供和设备研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电信网络正处在一个从原来的窄带网络向下一代的宽带多业务网络演进的进程中,因此,从网络架构来看,关于NGN(下一代网络)的网络构架体系的研究、新网络与现有网络互通的研究、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等将成为重点;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来看,新一代的网络设备将以不同的网络应用方案形成各种功能实体的组合,难以向传统网络那样对网络设备加以严格的规范。各种不同功能组合的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和服务器等的研究将成为新热点,同时一些厂商对应用层网络设备的研究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具体来看,关于NGN,下一代IP网络架构、服务质量、互联互通,智能网如何面向IP演进,信令协议如何适应宽带网络等的研究将成为热点。

  2 成员单位及观察员队伍发展壮大

  2001年,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成员单位不断发展壮大,从2000年的28个成员单位发展至今,已有成员单位39个,观察员6个(如包括电信终端设备特设工作组,则已有成员单位100个),囊括了中国主要的通信运营商、制造商和研究院所,对标准的研究和制订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

  3 国际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强

  (1)加强了与国际合作的国内对口组的作用

  网络与交换研究组对口ITU-T SG11 、SG12和SG13的工作, 并及时在网络与交换研究组全会上向全体成员介绍了ITU-T SG11 、 SG12和SG 13的最新会议进展,起到了国内对口组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软交换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2001年11月8日至9日,网络与交换研究组与中国通信学会、邮电科技委、ISC(国际软交换组织)联合在北京举办“2001年国际软交换技术高级研讨会”。ISC的专家全面介绍了国际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应用,中国专家分别介绍了中国软交换系统的研发、应用及标准的研究制订情况。

  (2) 加入了国际软交换论坛

  为了深入探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全面了解软交换技术的国际动态和发展情况,经网络与交换研究组全会讨论通过,信息产业部批准,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加入了国际软交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