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光通信技术进展与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5-09-23 作者:中兴通讯 熊琪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与地缘政治格局重塑的双重驱动下,卫星通信正经历从“未来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跃迁。2025年全球3.4亿无网络覆盖人口需要通过卫星通信作为唯一接入网络手段,与此同时47.2亿已连接用户也需要卫星通信作为备用网络,再叠加“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成为6G演进共识,将推动卫星光通信技术进入高速创新周期。

 

卫星通信发展的驱动因素

 

        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维度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政策红利释放、成本拐点临近、技术协同推进及全球覆盖需求凸显四个方面。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据摩根士丹利预测数据,2025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资额预计达520亿美元;成本拐点临近,单星通信成本降至200万美元,用户终端价格跌破500美元,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无需购买新终端,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卫星通信的成本;技术协同效应,实现5G-A与卫星网络多连接聚合,中兴通讯2024年完成全球首个5G-A与卫星网络融合测试;全球覆盖,当前陆地网络仅覆盖5.8%地球面积,全球还存在大量的通信死角,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协同可实现100%全球网络覆盖。

 

卫星光通信当前技术进展

 

        大规模的星座组网需要卫星之间有远距离、大带宽、高稳定性的激光通信技术满足组网连接需求,以及大规模业务需求,随着卫星通信用户的增加,星间激光通信还需要具备超宽连接的升级能力。要满足这些组网技术需求、实现高效稳定的星间通信与业务调度,需依托卫星光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包括光学天线、APT跟瞄、相干模块和路由交换等(见图1)。

 

        作为有多年地面通信网络建设经验的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在卫星光通信领域提供四大关键技术,支撑卫星通信大规模建设和组网。

  • 全新研发高精度跟瞄技术和高增益的光学天线

        具备5μrad跟踪精度的ATP(捕获-跟踪-定位)系统,配合高增益接收能力及可变束散角光学天线,在500km轨道高度实现超长距离光信号传输的精准对齐和稳定链接,匹配大规模星座远距离组网的需求。

  • 复用地面成熟商用的高速DSP及光器件

        高制程、高波特率相干数字处理芯片配合高集成度光器件可支撑模块CFP2封装,在较低功耗情况下可实现100G/200G信号传输;星间链路采用双光源设计,有效解决了星上A/B机问题,抗多普勒频移能力达±10GHz;具备后续向400G/800G演进能力,为构建万颗级星座提供硬件基础。

  • 复用地面的大规模路由组网经验和软硬件平台

        搭建星载智能交换平台及星间星地动态组网技术,满足星座大规模组网和大规模业务传输场景。自研转发芯片集成1T交换容量,采用中兴通讯自研JiNOS云化协议栈,可在轨升级SRv6、BGP等协议,路由收敛时间缩短至50ms,满足视频会议、远程控制等实时需求;依托星历预测算法,提前180秒预测卫星位置、星间链路状态及星地覆盖区域,提前进行路由预测,保障极地航线、跨境商旅等场景业务的稳定性和路由切换无感知,提升网络稳定性和客户使用质量。

  • 复用地面设备的制造工艺流程,规模化制造降低卫星建设成本

        通过80%复用地面设备的成熟设计,有效降低星上载荷成本,采用硅光集成技术等大大提高设备集成度,使得单星通信载荷重量控制在15kg以内。

        目前中兴通讯正在卫星光通信上加大投入,并将持续深耕预研星地激光通信、小颗粒业务动态调度、星上波长调度等未来卫星光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的应用场景

 

        卫星互联网作为6G空天一体化的补充技术,具备广域覆盖能力,能规避地面灾害等风险提供全天候服务,应用场景包括基础连接类、行业数字化、新兴消费场景三种。

        基础连接类场景包括:

  • 无网络覆盖区域宽带接入:为全球偏远无网络覆盖地区提供百兆级宽带服务,相比同类方案进一步降低单位覆盖成本。
  • 应急保障网络:在野外探险、应急救援等场景中,依托低轨卫星技术,为有需求的潜在用户群体提供应急带宽支撑。

        卫星通信还将助力行业数字化覆盖更多场景:

  • 海洋经济领域:在渔业相关区域部署传感器设备,通过星载NB-IoT技术实现终端数据回传,为渔业产值提升提供支撑。
  • 边境安防领域:在边境沿线部署红外传感器,借助星地链路技术,在一定传感器密度条件下,保障数据100%回传。
  • 跨境专线服务:为企业海外机构提供硬隔离链路,满足高带宽接入需求,同时针对时延敏感型业务,实现低抖动传输控制。

        此外,随着卫星通信的普及发展,还将扩展到新兴消费场景,如针对跨境航线交通工具、跨境商旅等跨境移动场景,需满足高带宽覆盖需求,同时适配单用户的跨境商旅应用带宽使用需求。卫星通信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会带来更多的场景应用,随着星座数量的增多可以带动更多的用户接入,并为运营商带来持续的收入。

 

        下一代卫星通信正在书写通信史新篇章,其技术突破不仅带来带宽的量级提升,更将催生“空间即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随着星载AI、量子安全等技术的融合创新,预计到2030年全球90%地区将实现毫秒级时延、T比特级带宽的无缝连接,真正构建起覆盖空、天、地、海的立体化信息网络,为人类数字文明发展提供永不落幕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