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联共享5G 2CC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云南联通 贺光宇,刘剑,黄寅

        5G网络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持续完善5G深度覆盖并拓展广度覆盖是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2024年,随着数据业务快速向5G网络迁移,5G流量已超过4G流量,国家相继推进“信号升格”“千兆普及万兆启航”行动,这对于重点场景5G网络供给能力和移网用户端到端业务感知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基于5G中频网络全面共建共享,4G中频网络基本实现一张网,5G/4G高中低频网络共享向纵深推进的同时,提出发挥电联频率资源共享优势,形成互补合力,推进重点城市、热点地区5G-A网络覆盖,并精准部署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打造差异化优势的整体策略。

 

云南电联携手中兴通讯开展载波聚合技术验证

 

        云南电信和云南联通积极践行电联集团战略,联合中兴通讯,率先在昆明实施了基于FAST(Fusion Assisting Super TDD)方案的900MHz与3.5GHz跨运营商载波聚合现网技术试点验证。该试点验证为解决密集及一般城区居民小区、城中村、商业区等环境复杂、室内浅层覆盖不足问题,探索了一条可行路径,为下一步规模部署5G 2CC(2 component carriers)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解决方案。

        目前,云南电联在城区部署5G的主流频段是3.5GHz,该频段属于TDD模式,频谱资源充足,但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即频率高、传播衰减快、穿透损耗高,导致覆盖性能相对不佳。尤其是在上行方向,虽然终端可支持大功率26dBm双通道发射,且基站还可支持多通道接收,在室外低路损场景下的覆盖和1.8GHz相当,但在室外覆盖浅层室内的场景下,受TDD模式上下行分时发送、分给上行的时隙较少(以2.5ms单周期为例,上行时间占比仅为23%)的影响,3.5GHz穿透损耗大的瓶颈凸显。随着云南电联低频共享推进,联通在城区规模开展900M NR(new radio)升级,而900MHz频段属于FDD模式,载波带宽较小,但由于频段较低,传播损耗和穿透损耗都比较小,而且可以在上行所有时隙发送数据,正好和TDD载波互为补充。云南电联将基于中兴通讯FAST方案,整合双方高中低频现网资源,满足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最优、用户感知显著提升的需求。

        中兴通讯FAST方案是一种创新的时频双聚合方案,其基于成熟的载波聚合框架,创新性地引入了上行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度技术,能够在不同频段的覆盖和帧结构特性基础上,灵活支持FDD和TDD NR频段,以及多个TDD NR频段之间的深度协同和聚合,在时域和频域双维度提升了无线资源利用率,实现上下行容量覆盖的双增强。

        FAST方案已经在多个场景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例如,与运营商合作完成了2.6G+4.9G 3CC百站连片部署,并与云南电信合作完成了2.1G+3.5G跨站时频双聚合验证。而本次跨运营商在共享的同时部署900M+3.5G 2CC现网验证则是首次。中兴通讯针对云南电联的需求推出了端到端验证方案(见图1),开展了同站址和近站址两种场景下室外和室内的测试验证。

 

验证成果:实现容量、覆盖、时延三方面性能提升

 

        通过现网验证,中兴通讯FAST方案把FDD和TDD频谱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了巧妙协同,在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并不对终端增加额外成本的基础上,引入创新性的载波间协同与调度技术,化解3.5GHz单频组网面临的三大挑战,实现容量、覆盖和时延三方面性能的提升。

  • 5G覆盖提升
     

        通过5G时频双聚合技术,终端能够同时连接FDD和TDD两个载波,在小区边缘时继续享受TDD载波下行大带宽,而上行传输则可以切换到覆盖更好的FDD载波上,不再因为上行受限脱离5G网络服务。双载波优势互补比单TDD载波服务范围更大,比单FDD载波下行速率也更高。

        验证中,终端到达3.5GHz上行覆盖边缘时切换到900MHz,上行传输时隙比单3.5GHz增加,而下行可用带宽比单900MHz提升,产生了1加1大于2的收益,远点覆盖对比3.5GHz单载波增益5dB左右。

  • 5G容量提升
     

        上行采用轮发方式,确保FDD+TDD载波聚合时其中TDD载波上行的2×2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能力,即在TDD上行时隙终端双发全部用于TDD 2×2 MIMO传输,而在TDD下行时隙则立即切换到使用FDD进行上行传输,这种快速切换机制使得上行方向不但可用时隙提升到接近100%,而且不牺牲TDD 2×2 MIMO能力,容量提升显著。

        经验证,下行峰值速率达1.43Gbps,对比3.5GHz单载波下行峰值速率1.31Gbps增益9.16%,对比900MHz单载波下行峰值速率109Mbps增益1218.35%;近点上行峰值速率360Mbps,对比3.5GHz单载波上行峰值速率352Mbps增益2.27%,对比900MHz单载波上行峰值速率31Mbps增益1061.29%。

  • 5G时延降低
     

        终端能够利用FDD和TDD两个载波进行选择性收发,从而在任何时刻都有可用的发送时隙,无需额外等待,有效降低了传输时延。经验证,上行平均传输时延约为1.5ms,相较于3.5GHz单载波的上行平均传输时延约2.2ms,降低0.7ms,降幅达31%。

 

价值凸显:电联共建共享的关键实践

 

        FAST方案可应用于站间和扇区间,组网方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无需强制要求900MHz和3.5GHz共站建设,部署更为简便。此外,每一个3.5GHz载波都可以与多个900MHz载波同时进行时频双聚合,反之亦然,每一个聚合组合都是为特定终端动态建立的;通过时域和频域、上行和下行灵活协同和融合,能充分兼容多种终端的差异性;在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使用900MHz与3.5GHz进行2CC拓展覆盖,与新型室分相比,主设备建设成本可节省超过50%,与采用2.1GHz室外照射室内方案相比,主设备建设成本也可降低20%左右。

        本次跨运营商部署900M+3.5G 2CC现网验证为电联低频一张网全面推进,有效解决室内浅层覆盖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后续5G 2CC、3CC规模商用推广及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