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电信”)积极投入5G网络建设,自2019年实现5G商用以来,不断加大基站建设投入,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开通5G基站6万余个,实现全省主城区、县城及重点乡镇连片覆盖,重点场景和地铁线路深度覆盖。
众所周知,5G网络不局限于网速更快、移动宽带体验更优,它的使命在于连接新行业、催生新服务。相比个人应用,行业应用在业务流量要求、移动能力、分布区域等方面都表现出差异化、多元化的特点。
如何提升5G商用网络的价值,从ToC网络变成ToB&ToC融合模式,成为摆在浙江电信面前的难题。2022年以来,浙江电信联合中兴通讯进行深度合作,积极探索5G商用网络的能力提升方案,基于5G增强技术提出了“时空认知网络”方案,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无线算力网络等技术优势,打造体验最佳、性能持续优化、频谱效率提升的5G-A算网融合网络,为“数字浙江”增添新动力。
什么是时空认知网络
所谓“认知”,心理学对其定义为“了解”“决策”然后“行动”。那么作为5G-A首个算网融合的内生智能技术,时空认知技术是如何实现“了解”“决策”再到“行动”的?
场景特征洞察是“了解”的过程。根据历史话务信息,场景特征洞察从原来单一维度的时间预测演进到时空的场景特征、用户分布、业务需求等多方面的联合预测,实现了从原有5G网络的静态场景配置,到基于时空认知网络的动态场景洞察。
网络效率匹配是“决策“过程。基于四维时空话务特征洞察和预测,5G网络可以精准地进行时-频-空-能量域的资源编排,提升网络效能,基于5G-A的TDD灵活帧结构和动态干扰协同和消除等一系列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精准适配。
用户体验提升是“行动”过程。通过多点协作和基于体验的编排技术实现用户优质体验保障。
时空认知网络需要网络具备场景智能、网路智能和用户智能的智算能力提升。得益于5G-A网络在智算能力的提升,通过算力池化、算力感知、算力编排和算网协同技术,成功打通时空认知网络的每一个认知节点。
通过时空认知网络,5G商用网络可以动态洞察用户潮汐分布特征,自动适应用户和业务在不同时段的空间位置流向,提升网络的韧性和柔性,实现网络效率和用户体验双优。
一张“聪明”的网,践行智能亚运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如何体现智能?除了看得见的智慧化应用,看不见的网络也要更“聪明”,即通过一系列智能化的手段快速灵活满足不同场馆、不同观众数等场景下的用网需求。作为亚运会通信服务官方合作伙伴,浙江电信引入5G时空认知网络提升网络覆盖质量,为用户提供极致流畅的观赛体验。
“我们建立观赛用户模型,在2平方米范围内用400部5G手机,同时进行并发语音、音视频聊天、上传流媒体、长短视频下载、网页浏览等多种典型业务的压力测试。”浙江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制定基站部署方案、实现精准覆盖之外,还引入时空认知网络使得5G网络兼顾韧性和柔性,自动适应用户群体不同时段的空间位置流向,业务高并发时也可保障用户优质体验。
一张“灵活”的网,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需要不断拓展新场景、新模式。基于现有的5G优质网络,如何加速行业应用快速接入网络中,享受“数字浙江”的各种数字化应用,一直是浙江电信在努力推动的方向。时空认知网络,可以实现5G网络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管道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将5G规模商用网络变成“ToB&ToC超融合服务网”。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不需要做复杂的技术投资即可快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大幅节省数字化转型的投资,打开了5G服务新格局。
时空认知网络在杭州市萧山体育馆和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应用和验证。针对话务随着工作时间呈现较强的“潮汐”效应,时空认知网络可以根据用户群体分布位置及时段性变动等,得出话务的时段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网络具备“自适应弹性调度”能力,并根据业务需求分配最佳无线资源,例如调整功率分配模式、调整帧结构,并对干扰进行协调和优化,从而既能满足个人用户的业务要求,又能满足行业应用的特点。
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浙江、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浙江电信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不断探索和推动5G-A技术在现有商用网络中的应用,同时以高品质信息化服务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