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接入网

发布时间:2003-11-26 作者:邬贺铨 Wu Hequan 阅读量: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现有电信网越来越多地用于IP接入,可利用的传输媒介和传输技术多种多样。与提供电路交换型业务的接入网不同,IP接入有一些特殊性:

     随着电信运营业的开放竞争,IP用户希望有动态选择IP业务提供者(ISP)的权利,而ISP的位置可能在电路交换端局的用户侧,也可能在中继侧;

    IP用户与IP终端并不固定对应,IP用户终端的地址是不固定的,随着每一次接入而由网络动态分配,在有些情况下,接入网需提供网络地址翻译(NAT)功能;

    IP接入与电话接入不同之处是接入网(或至少是与接入网相连的网络业务节点)需要对IP用户进行授权、认证、记帐,对企业用户可能还要求提供加密功能;

      此外,IP接入通常两个方向是不对称的,这里不仅仅指比特率、帧格式的不对称,有些情况下两个方向使用的传输媒介都不同。

由于上述特殊性,IP接入网中的接入节点可能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即IP接入网可有不同的层功能),例如IP接入网内可能含复用器、路由器、第3层交换机等。

 

1 IP接入网的定义与体系

 

    由于IP接入网与一般接入网不同,ITU-T重新定义了IP接入网:IP接入网是在IP用户和IP业务提供者之间提供所需的对IP业务的接入能力的网络实体的实现。其中IP用户和ISP是指终结IP层和/或与IP有关的功能的逻辑实体。与IP接入网相对的是IP核心网,即ISP网络,它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ISP。

    IP接入网参考模型中的接入网传送功能是与IP业务无关的,IP接入功能是指ISP的动态选择;IP地址动态分配;NAT;授权、认证、记帐(AAA)等。

     IP接入网的体系,在某些情况下,接入网与核心网可能是不可分的。IP接入网与PSTN/ISDN网的关系中的互通功能单元(IWF)并不都是必须的。

      IP作为第三层协议,对IP业务的运载还需要底层协议支持,IP on everything就是指IP业务可以由多种物理层和链路层技术来运载。

所有支持电路型业务的接入网物理层技术都可用在IP接入网,包括经Modem的拨号接入、ADSL、PON、HFC、固定无线接入(FWA)以及移动接入等。

 

2 IP用户终端的链路层协议

 

     对于IP用户终端或用户驻地网(CPN),IP层到物理层(PHY)之间通常需使用点到点协议(PPP)或以太网协议。

     采用PPP协议的好处是:成熟、便于实现,可支持多协议,容易与现有ISP设施配合,方便L3地址的自动配置(域名与IP地址自动分配),支持加密、认证、记帐等功能,支持服务质量(QoS)和多业务级别,支持组播,PPP协议适于拨号接入和ADSL接入用户。

     采用以太网协议的优点是可直接与LAN等用户驻地网相连,接口成本低,可扩展性好,适于企业网、校园网用户应用,今后也可推广到住宅用户小区。

     用户终端的链路层也可以采用ATM协议,对于25.6Mbit/s图像终端,ATM是比较合适的协议。对于PC类终端,当链路层选用ATM协议时,接入网内节点的用户侧无需考虑ATM的信令、分段装拆(SAR)和ATM流控功能。如果ATM之上不再有PPP层协议,那就意味PPP会晤的发起点要在接入节点内而不是在用户终端内。当CPN内有多个PC终端时,它们共享由接入网建立的单个PPP连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时发起PPP会晤的接入网内节点设备是一个缺省的路由器或轻型的Web服务器,网络分配IP地址给它,由它再向PC分配本地地址。当多于一个PC需同时接入到节点时,其中一个PC需作为服务器,仅该PC被允许直接发送数据到接入节点,其它PC须经此服务器转发数据,因而效率不高,而且PC还要求装有ATM卡,显然其成本较以太网卡高得多。

 

3 ISP的链路层协议

 

     对于与接入网局侧相连的网络业务节点(如ISP),在IP层与物理层之间,通常会选用ATM层,它的优点是便于与骨干网上已大量采用的ATM协议衔接,省去了中间的转换。ATM的面向连接特性适于支持电信网所需的安全、计费、维护和操作措施。ATM有很强的带宽管理能力,带宽颗粒细,从而可保证业务质量等级和QoS级别。因此ITU-T标准化的G.992.2和PON(G.983)都采用ATM作链路层?熏IEEE802.14规定的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标准也使用ATM作链路层?熏本地多点分布业务(LMDS)虽然未标准化?熏但大多数公司开发的LMDS产品也以ATM作为链路层协议。

    一般地说ISP链路层除选用ATM外,还可以在ATM层之上承载PPP协议或安全协议以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协议等,ISP节点的IP层与ATM层间选用何种协议需与接入网内节点的局侧协议相对应,它与所选用的接入模型有关。当ISP节点IP层之下有PPP协议层时,即PPP分组从用户终端(或从接入网内节点的用户侧)起透明穿过接入网到达ISP节点,相当于接入网提供了一个PPP会晤的隧道,因而称为PPP隧道方式。当ISP节点内不含PPP层时,PPP终结在接入网内节点用户侧,这称为PPP终结方式,即PPP只提供从用户终端至接入网(而不是网络业务节点)的会晤连接。

      需要指出不论PPP连接终结在ISP或接入网内节点,在终结点内都需要有授权、认证、记帐(AAA)的客户功能,它需与外接的AAA服务器(例如RADIUS服务器)交互以提供AAA功能。图3 示出PPP隧道方式与PPP终结方式两种情况。

 

4 IP接入方式

 

    第二层复用方式(如直接IP接入)。接入网仅提供诸如ATM和帧中继(FR)的第二层复用传送功能,PPP会晤透明穿过接入网,属PPP隧道方式。这一方式最简单,适于支持拨号IP接入应用。

     PPP隧道方式(例如第二层隧道协议)功能模型,这一方式虽然PPP会晤仍然是透过接入网,但PPP分组在接入网内被重新包装,PPP分组先装到L2TP分组,由于I-ETF RFC 2661目前规范L2TP分组是在IP包内运载,因此L2TP分组还需先装进IP包然后再装进ATM信元。这一方式由于使用了L2TP,使虚拟专网(VPN)可以从核心网延伸到接入网,适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接入。

    IP隧道方式(如IP安全协议)。与前述L2TP方式不同点不仅是用IP安全协议(IPSec)取代L2TP来支持VPN,而且IPSec并不对PPP分组重新包装,而是终结并打开PPP分组,取出其中的IP包然后再包装进IPSec分组中。因此这是一种PPP终结方式,但它构成了穿过接入网的IP隧道,IPSec所提供的VPN功能还支持远端拨号接入到VPN。

    第三层选路方式(如IP路由器)。接入网内含路由器功能转发IP分组,这一方式相当于边缘路由器外移到接入网,当与区分服务(Diffserv)结合时,意味着Diffserv的域从接入网开始,向提供端对端QoS进了一步。利用这一方式用户可方便选择接入多个ISP中的某一个ISP。

    MPLS方式。PPP协议在接入网内MPLS交换机节点终结,打开PPP分组取出IP包贴上标签,然后装进ATM信元发到ISP。这实际上也是一种IP隧道方式,接入网内的MPLS路由交换机或交换路由器利用标签以第二层的面向连接功能支持第三层(IP包)的无连接传送。它与前述路由器方式类似,支持对多个ISP的动态选择,但标签交换较路由器选路操作更快捷。需要指出当ATM的虚通道标记/虚电路标记(VPI/VCI)用作MPLS标签时图中用户面的标签(Label)协议栈是空的。

     以太网接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路由器方式。只不过用户终端的链路层没有用PPP而使用以太网协议,它适于连接LAN等企业网或校园网应用。

 

 

 

参考文献

1 ITU-T SG13.TD24(plen) Draft New Recommenda-tion  Y.1231,IP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De-termination.Kyoto Japan,Mar 2000

2 Reuven Cohen.Service Provisioning in an ATM-over-ADSL Access Network.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1999,37(10)

 

(收稿日期:2000-06-03)

[摘要] 章给出了IP接入网的定义、功能体系,介绍了IP用户终端和ISP链路层协议,重点讨论了适于支持IP接入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 IP接入 点到点协议 第二层隧道协议 多协议标签交换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and functional entities of the IP access network are introduced.The link layer protocols used both at the IP user end and by ISP are analyzed,and emphasis is put on the discussion of several technical scenarios that support IP access.

[Keywords] IP access PPP L2TP MP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