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多媒体通信网、IP地址、域名

发布时间:2005-03-16 作者:中兴通讯 阅读量: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China Public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Network)是一个IP寻址的通信网,它的通信协议基于TCP/IP协议,IP协议和TCP协议是其核心协议;此外,为了保证实时业务能很好地运行,需要使用实时传送协议(RTP)和实时传送控制协议(RTCP);为了给实时业务或其它特定业务的传送留有足够宽的通道,还要用到资源预留协议(RSVP)。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是一个域名自封闭系统,在该网中设有顶级域名服务器。多媒体网中的域名可以实现封闭式自解析,即多媒体网中各设备或主机的域名都可以由多媒体网中的域名服务器来解析而用不着借助于多媒体网外的域名服务器来解析。为了有利于网络发展,中国公众多媒体网是通过网关与CHINANET相连的。因此在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中域名是不能独立的,必须选择申请合法域名。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为两层结构,该网由骨干网和省内网两层网组成。从IP网的角度来看,中国公众多媒体网为二层自治域结构:骨干网设置为一个自治域,各省内网分别设置为一个自治域。

    骨干网一般不直接接信息源。骨干网由骨干节点组成,骨干节点之间采用全网状连接,它构成多媒体通信网的骨干通道;省内网是省、市组建的多媒体通信网,直接向省内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省内网由省内的网络节点组成。根据省内网的网络规模、节点数量和业务流量等因素,省内节点又可以分为汇接节点和一般节点:汇接节点数根据省、市的地理结构和业务量一般可设1至3个,汇接节点之间采用全网状连接;一般节点将以不少于两个方向的电路与汇接节点相连,以保证在部分电路发生故障时,网络能稳定可靠地运行。

 

IP地址

 

     通过路由器把若干局域网互联起来即构成一个范围很大的广域网,该网中的每一个机器需被赋予一个可识别的地址,这就是IP地址(IP Address)。

     根据IETF的规定,IP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为第4版本,通常称为IPv4;另一个版本为第6版本,通常称为IPv6。目前实际上使用的是IPv4。在IPv4中,IP地址的长度为32比特,即4个8位组数字,以小数点隔开。

    IP地址又可分为5类,分别称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地址。A类地址用于为数不多的大型物理网络(如中国公众多媒体网、NSFNET等),每个网络能够容纳大量的主机;B类地址用于中型网络(如城市网及大、中型企业网等),每个网络能容纳中等数量的主机;C类地址用于为数众多的小型网,每个网络最多容纳256台主机;D类地址用于组播;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

 

域名

 

     域名(Domain Name)是为了方便用户记忆,并与代表的主机在语义上有关连的一种地址表示法,是为用户使用方便的一种地址的记忆符。它与IP地址有对应关系,但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域名要通过域名服务器(DNS)的翻译来间接寻址。

     域名可以有两种命名机制:一种命名机制为无层次命名机制,对主机进行无结构命名,每个主机名简单地由一个字符串组成,没有进一步的结构,全部的无结构主机名构成无层次名字空间;另一种命名机制为层次型命名机制。所谓层次型命名机制,就是在名字中加入结构,而这种结构是层次型的。具体地说,层次型命名机制中的结构层次对应与层次型名字空间的管理机构的层次。层次型名字空间不采用集中式管理,而是将名字空间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授权给某个机构管理,授权的主机名绝不会冲突。第1级域名为“网络名”。一个网点是IP网的一部分,它由若干个网络组成,这些网络在地理位置或组织关系上联系非常紧密,可以把它们抽象成一个“点”来处理;各个网点又分为若干个管理组,第2级域名为“组名”;第3级为“本地名”。这样本地名·组名·网点名3部分便构成一个完整、通用的层次型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