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

发布时间:2005-03-16 作者:张力军 Zhang Lijun 阅读量:

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多媒体应用服务,如视频/图像传输、无线接入Internet及IP网络各种服务(如浏览Web网页,传递文件等),同时要实现无缝漫游。这就要求3G系统在技术上达到如下要求:无线数据速率达到144kbit/s~2Mbit/s;变速率分组数据传输;多用户有效地使用无线和网络资源;业务的灵活性和业务的复用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国际上对3G系统在技术和标准上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欧、日、美、韩等都提出了区域性的标准。由于3G系统是21世纪全球性系统,要实现全球漫游,应当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因此ITU在制订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IMT-2000中担负了重要角色,它负责对区域性标准进行评估、协调,达成共识,制订统一标准。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技术研发、经济和商业利益、政策等大量难题,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1 3G系统的研发及标准化工作

 

    近10年来,对3G系统的技术和标准的研发主要有4个国家地区组织:欧洲ETSI、日本ARIB、美国TIA和韩国TTA。到目前为止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空中接口的技术标准上,在网络技术标准上也开展了不少工作。

     欧洲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3G系统(UMTS)的研究计划,早期的RACEⅠ和RACEⅡ计划对基本无线传输技术和空中接口进行了研究,1995年ACTS计划中FRAMES项目主要研究了无线宽带多址技术,提出了两种方案:FMA1方案——宽带TDMA方案(有或无扩频);FMA2方案——W-CDMA方案。1997年ET-SI成立5个初步方案研究组(α、β、γ、δ、ε组)分别对5种类型空中接口方案进行评估:欧日的W-CDMA、FMA1(无扩频,TDMA)、OFDM、FMA1(有扩频,即TD-CD-MA)以及ODMA方案。其中,α组在欧日共同努力下,达成方案参数的协调(上行链路为FMA2,下行链路为ARIB/W-CDMA)。1998年1月ETSI SMG确定UTMS的空中接口标准(UTRA),同意UMTS FDD部分采用α组协调的W-CDMA方案,而UMTS TDD部分采用TD-CDMA方案。

    UTRA的关键要素是:

    W-CDMA/FDD使用一对频段(1920~1980MHz和2110~2170

MHz);

    TD-CDMA/TDD使用非成对频段(共35MHz);

    参数选择应使FDD/TDD双模式终端易实现。

    日本由ARIB的IMT-2000委员会负责评估、协调各种方案,结果确定集中在W-CDMA和MTDMA两种方案上。1997年放弃MTDMA和其它方案,并与ETSI合作协调W-CDMA方案。

    美国由TIA的TR45和TR46负责移动和个人通信的标准。在TR46.1中,一种W-CDMA空中接口方案已被作为无线本地环路的标准。1997年TR45.3评估了几种W-CDMA建议,研发了宽带cd-maOne(或cdma2000)方案,其后向兼容IS-95。1998年的TR45.3采纳了UWCC提出的基于宽带TDMA的UMC-136方案。

    韩国TTA提出了两个宽带CD-MA方案:TTAⅠ,其参数类似宽带cdmaOne;TTAⅡ,其参数类似ET-SI/ARIB W-CDMA。

    在ITU中,有ITU-R TG8/1负责评估和协调各国家和组织提交的空中接口方案,制订IMT-2000空中接口标准(RTT)。另外,还负责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现在以宽带CDMA技术作为空中接口的主导技术已成定势,其中两个典型的方案是ETSI/ARIB W-CDMA(异步网络方案)和TIA cdmaOne(同步网络方案)。

     W-CDMA与cdmaOne两种方案的主要差别是码片速率、下行链路信道结构和网络的同步方式。如何协调这两个方案,仍是ITU-R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IMT-2000使用的频段已由世界无线电管理大会(WARC’92)确定在2GHz频段上共有230MHz带宽。

     IMT-2000的网络技术标准则由ITU-T负责协调制订。目前已取得部分成果,如网络框架结构和网络的功能模型。

 

2 3G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采用宽带(5MHz)DS-CDMA使得3G系统在系统性能、业务能力和系统运行上相对2G系统有明显的改进和优越性,可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要求。

 

2.1 系统性能的改进

(1)系统能力的改进

    由于采用宽带、相干解调、快速功率控制等技术,不但使话音业务能力至少提高一倍(3dB),而且使高速分组数据能力大大提高。如一个W-CDMA载波可支持130个用户同时各以384kbit/s的分组速率接入Internet浏览Web网页。此外,W-CDMA也支持自适应天线阵列、多用户检测和下行链路天线分集等技术,这些技术还可进一步改进系统的性能。

(2)覆盖性能改进

    由于语音业务性能提高,所以在GSM1800小区覆盖范围内使用W-CDMA可以提供更好的语音业务和144kbit/s电路交换数据业务,这使2G系统向3G系统过渡成为可能。

 

2.2 业务的灵活性

(1)支持多种业务并保证业务质量

    采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多码传输、多信道复接等技术和可变传输信道数据结构可支持多种业务。系统利用W-CDMA功率资源共享的特点,通过无线资源管理对信号和干扰功能控制使得系统在处理多种混合业务和变速率业务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保证了各种业务的质量。

(2)自适应选择快速高效的分组接入方式

    系统根据对分组业务特征的估计来自适应地选择在公共和专用信道上的双模式的分组接入方式,可获得快速接入响应和最大的吞吐率。

 

2.3 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1)无缝隙的频率切换

    在3G系统中,为了实现高系统容量和高移动性,采用了分层次的小区结构(HCS),即小区划分为宏区、微区和微微区三个层次的伞形叠加结构。不同层次小区配置不同的频率。因此在不同层次小区间切换需要频率间切换。频率间切换是通过下行链路的时隙模式来实现的。

(2)支持自适应天线阵列

    这是通过专用的导频信道来实现的。

(3)TDD模式

    ETSI UTR/TDD模式是基于TD-CDMA技术的。ETSI将协调W-CDMA的FDD和TDD两种模式的参数。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差别在于TDD模式包含附加的TDMA部分,它能采用动态信道配置方法避免干扰。这种避免干扰的能力对于在同一地域有几个系统不协调操作的情况下是很有用的,这也是TDD模式的主要应用。

 

3 空中接口技术

 

     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媒质接入控制(MAC)层的工作机理。

 

3.1 物理层

(1)物理信道的分类

     物理层工作机理可以用物理信道来描述。物理信道可分为公共和专用两种基本类型,按物理层向高层提供的服务,又可划分为5种传输信道:广播控制信道(BCCH)、前向接入信道(FACH)、寻呼信道(PCH)、随机接入信道(RACH)、专用信道(DCH)。

     前三种信道均为下行链路公共信道,RACH为上行公共信道,而DCH可以是上行或下行的。上行链路有2路专用物理信道:数据信道(DPDCH)和控制信道(DPCCH)。

(2)物理信道的结构及技术

     帧结构

     帧长10ms,并分为16个时隙。下行链路帧中的控制信息包括导频比特(Pilot)、发送功率控制比特(TPC)和传输格式指示(TFI)。为了提高比特率,多个信道可并行传输。

    扩频调制(专用信道)

    上下行链路均采用QPSK调制,利用OVSF码作为信道特征码进行扩频,以PN码扰码。OVSF码的正交性和可变扩频因子是提供业务灵活性的关键因素。

    下行链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CCPCH)

    其特点是采用固定速率(无TFI和TPC,只含Pilot)和公共信道特征码。CCPCH又分主CCPCH(BCCH)和次CCPCH(FACH、PCH)两种。CCPCH是移动台首先获取的信道。

    传输信道编码/复用

    多个传输信道并行地通过信道编码、交织和时分复用成为一个合成的传输信道CC-TrCh。信道编码和交织方案可以根据差错率、时延等因素来选择。

    速率匹配

    其作用是将CC-TrCh比特率匹配到上下行物理信道比特率组中之一。速率匹配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

(3)物理层的操作

    随机接入

   采用时隙Aloha方式。移动台(MS)接入过程可分为4步:在BCCH上获取有关信息、接入装备、在RACH上发送请求突发、在FACH上等待确认。

    小区搜索

    小区搜索是以异步操作方式进行的。基站在CCPCH(BCCH)上并行发出两种同步码:主同步码(PSC)和次同步码(SSC)。PSC使移动台获得时隙同步,SSC用于帧同步和获得长扰码组,再以相关方法搜索到一个长扰码。

    软切换

    虽然基站(BS)操作是异步的,但在软切换情况下,要求在当前BS与目标BS间的连结层上是同步的,具体说是当前BS下行DCP(当前下行DCP)与目标BS下行DCP(目标下行DCP)之间同步。

    时隙模式

    它是用来支持频率间切换测量的(停发一帧来测量)。该模式仅用于时间性要求高的实时业务。

 

3.2 RLC/MAC层

    该层主要负责有效地传送高层实时和非实时数据,以及对不同业务复用的数据流进行控制。在传送数据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格式变换处理,变换成传输块送交物理层传送。

 

4 网络技术

 

4.1 IMT-2000对网络能力的要求

    IMT-2000对网络能力的要求主要有:提供多媒体业务(包括电路和分组两种操作模式);数据速率达到2Mbit/s;可协商业务质量;全球漫游;支持虚拟归属环境;能与现有网络互连;适应各种用户终端设备(如个人分组终端、车载终端、特殊的移动终端、连接到移动台上的标准PSTN/ISDN终端等)。

 

4.2 网络技术与标准研发原则

     IMT-2000网络体系结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演进”原则

    由2G网络演进到3G网络的原则的主要目的和必要性是充分利用对现有2G网络的大量投资,其可能性在于对3G网络的许多要求已在2G网络中实现或将要实现。然而,我们仍必须在实现3G系统技术的“演进”与“革命”之间做出适当的平衡,以研发出一个更有效的3G系统。

(2)“分离”原则

    将网络的功能划分为无线接入网(RAN)与骨干网(CN)两部分。RAN包括所有与空中接口有关的功能,它为想要使用网络业务的用户(移动的或固定的)提供无线接入服务。CN包括交换网和业务网,交换网包括固定传输的呼叫和承载业务的控制,业务网包含支持网络业务的所有功能。RAN和CN分离且通过接口相连结。这两部分相对独立,有利于各自的技术与标准的研发,也有利于与现有网络相连和现有网络的演进。

(3)“家庭成员”原则

    在“演进”原则下,现有2G系统的各种网络(如GSM和IS-41)演进到符合IMT-2000要求的CN,虽然它们的协议、控制、信令、消息等互不相同,但各个CN之间通过标准接口互连。它们都符合3G系统的要求,都是IMT-2000 CN的家庭成员。

 

4.3 网络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是由UIM、MT、RAN和CN组成。有4种接口:UIM-MT接口、MT-RAN接口、RAN-CN接口和两个CN之间接口。RAN包括基站(BS)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两个实体。CN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网关MSC(GMSC)、漂移MSC(DMSC,Drift MSC)、鉴权中心(AC)、原籍位置寄存器(HLR)、访问区位置寄存器(VLR)、网关位置寄存器(GLR)、业务数据点(SDP)、业务控制点(SCP)、智能外围设备(IP)、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分组数据网关节点(PDGN)等实体。

 

4.4 网络技术

     在3G网络中将综合采用以下的网络技术:智能网(IN)、异步转移模式(ATM)、7号信令系统(SS7)、移动应用协议(MAP)、移动IP和无线IP等。

     移动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支持各种业务无缝漫游,而漫游是由系统中移动性管理来实现的。为此目的,GSM和IS-41系统已定义了MAP。MAP是在交换与数据库(如MSC、VLR、HLR)之间的应用协议,它支持呼叫管理、补充业务管理、短消息转移、位置管理、安全管理和移动设备管理等。一般讲,MAP用于电信网,而移动IP用于数据网。移动IP是IP的变型,它能使移动主机以其归属IP地址在访问区接入Internet。移动IP的特征技术是代理技术和隧道技术。移动IP与特定的无线(移动)网络相结合,引发了无线IP的概念与技术。移动IP和无线IP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网与IP网相融合发展趋势中的一个产物,它能满足3G系统对移动多媒体业务和无线接入Internet业务的要求。

 

4.5 网络的演进

    第二代移动通信 GSM系统目前已能提供话音、短消息及9.6kbit/s电路交换数据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GSM系统的技术与标准研发已在Phase 2+阶段,主要成果是基本完成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标准的制订,商用化的技术设备不久将推向市场。GPRS的目标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 GSM网上实现无线分组数据业务,可以为用户以无线方式接入Internet提供服务,数据速率高达170kbit/s左右。第二代移动通信 GSM/GPRS所提供的这种业务能力是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从网络技术实现来看,GPRS主要是在骨干网MSC处增加两个节点: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SGSN节点通过相应接口(Gb、Gs、Gr、Gd)与RAN、SS7网、MSC/VLR、HLR相连,而GGSN节点通过Gi接口与X.25网和Internet相连。两节点之间通过Gn接口互连。

    这种增强了的第二代移动通信 GSM/GPRS的网络结构与IMT-2000骨干网的参考模型有相似之处。因此,由第二代移动通信 GSM/GPRS骨干网演进到第三代移动通信骨干网是可能的。其研发的关键工作是按IMT-2000骨干网标准中的MSC、PDSN、PDGN要求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 MSC、第三代移动通信 SGSN和第三代移动通信 GGSN,同时要实现RAN-CN接口和NNI接口。这样就可以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目标——移动多媒体通信和无线接入Internet。

     基于宽带CDMA的空中接口和第二代网络演进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研发的主导方向。

 

(收稿日期:1999-08-31)

[摘要] 移动通信正在向第三代发展,对于其技术标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文章介绍了基于宽带CDMA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及标准化工作、主要技术特点、空中接口和网络技术。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宽带码分多址 移动多媒体通信 空中接口 网络演进

[Abstract]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third generation.The study on its technical standards has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D,standardization,main technical features,air inter-face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Keywords]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W-CDMA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Air interface Network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