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发展趋势浅谈

发布时间:2017-07-27 作者:卢正宇(中兴通讯) 阅读量: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技术、商业模式的层出不穷,视频会议领域也在发生着变革。早期的设备销售模式正在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服务转售、合作运营、融资租赁等新兴商业模式,市场规模正在从几十亿的设备市场向几百亿的服务市场拓展;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也在从CT时代下的专业级用户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级用户转变。


  面对如此深刻的变革,视频会议产品商业模式将如何创新?产品将以什么形态展现给用户?市场未来将走向哪里?本文为您提供一个初步的分析。

 

合作运营、融资租赁等新兴商业模式

 

  视频会议的早期市场,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通常是以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预算去购买视频会议设备。但随着GDP增速的下滑及骨干网的建设基本完成,大企业和政府都在力求降低Capex和Opex,转而采用合作运营、融资租赁的模式进行建设、扩容。当前市场上已经得到验证的新兴商业模式有三大类,一是针对运营商的合作运营,二是针对政府用户的融资租赁,三是针对SP用户的平台租用模式。

 

针对运营商用户的合作运营模式


  该模式下,运营商在建设新网视频会议业务时,由厂商提供设备,运营商提供IDC机房,第三方提供收费平台。平台建设完成后,由运营商发展用户,并向用户提供资费、运维服务,第三方从最终用户处收取费用,收取到的费用在第三方扣除相关业务费用后,由其分配给运营商和厂商。

 

针对政府用户的融资租赁模式


  该模式下,政府用户在进行老网改造、新网扩容时,通过第三方银行或信托机构从厂商处购买设备,然后将购买到的设备加上一定杠杆的利率转售给政府用户,政府用户按照月或年的方式向第三方支付费用。

 

针对SP用户的平台租用模式


  大多SP用户具有运营的核心能力,但缺乏自己的产品,大多是从厂商处购买。而近年来经济的下滑使得SP用户不敢进行一次性投资建设,大多希望以按年付费的模式从厂商处购买平台和终端,然后以按年付费的模式进行租用并购买服务,以此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纵向技术发展与横向资源整合两方面打造产品

 

  在过去几十年里,视频会议产品的演进主要以技术的纵向发展为依托。从以H.263、H.264、H.265编解码技术发展的视频会议终端产品,到基于虚拟化技术、云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云会议产品,从基于DSP技术的高端会议室终端到基于ARM技术的小型化消费级终端,可以说都是以技术的发展为依托,演进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但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及视频会议应用领域的拓展,单一的技术路线无法满足市场及用户的需求。未来,视频会议产品在继续沿着视音频编解码、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的同时,会跨行业整合AR技术、OA办公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从3个方向形成全新的产品系列。 


  随着网络带宽的逐步提升以及用户对高清视频的需求,同时4K产业链逐步完善,下一代产品将会以4K分辨率为主要特性,并采用H.265技术来降低4K分辨率对带宽的要求,以加速4K产品全面商业化的需求。图1为中兴通讯4K+H.265终端。

 


 

智能化业务——整合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


  当前远程视频会议仍需要人工进行文字记录,会后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共享给参会人员。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可以采集到与会人员的发言内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判断该将哪些内容保存成文字,自动形成会议纪要并实现自动共享,大大提升远程会议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沉浸式体验——AR技术融合


  如果说视频会议让视频连接变得无处不在,那AR技术与视频会议的结合,则会让视频连接变得无所不能。AR技术的引入不仅能极大提升用户体验,比如通过创建的虚拟世界将远端和本地场景安排在同一个空间,同时将会使视频连接拓展到游戏互动、远程教育、智能家庭、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


  未来,与AR技术融合的视频会议将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多是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


急剧市场变革

 

  2013年至今,整个行业无论是参与厂商,还是目标市场,都在发生着变化:老牌厂商正逐渐消失,隶属省市级的项目逐渐减少,骨干网的IT建设、扩容逐渐完成。市场正在形成新的格局。

 

从国际厂商的巨头垄断到国内厂商的百家争鸣


  视频会议从1989年诞生以来,就基本被几家巨头垄断,国内市场更是如此。根据wainhouse2012年的报告统计,保利通、思科两家厂商垄断了国内55%的视频会议市场。但2013年爆发斯诺登事件之后,国家提升了对IT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推出了去IOE政策,并要求金融、政府、能源等行业的核心产品均要国产化,随之而来的是保利通、思科市场份额的急剧下跌。2013—2016年,保利通国内市场份额从30%缩水到18%,思科从25%缩水到16%。巨头垄断的时代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涌现出一批新兴的小厂商。2016年全年的视频会议销售业绩中,除去保利通、思科、中兴通讯、华为、科达5家厂商的47%市场份额外,其余53%均由如捷视飞通、视联动力、网动、展示互动等小型视频会议厂商所占据。随着这些小厂商的产品逐步完善、产品系列的逐渐丰富,在给整个市场带来新动力的同时,也会给老牌厂商带来更大的冲击。

 

从省市的骨干网建设到县乡村的全面覆盖


  在过去10多年里,政府、交通、能源、金融、教育五大行业用户均在进行高清视频会议建设,如今大多数省、市的视频会议设备已基本完成了建设和改造。但当前县乡村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同时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政策的推出,未来视频会议的市场项目将更多出现在“县乡级”“营连级”的信息化建设中。

 

未来的产品形态——无所不在的大视频

 

  视频会议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其中包括通信协议、编解码算法、底层芯片、视频摄像头接口、音频设备连接等一系列标准。但随着用户对可视通信需求的不断发展,视频会议的概念也在逐渐延伸,并开始行业之间的融合。

 

客户端能力开放,跨界拓展


  视频会议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建立多方会话、编解码媒体数据,而这部分能力是众多互联网厂商所不具备又迫切希望拥有的。有很多成功的视频会议厂商和互联网厂商的合作案例,比如钉钉与Vidyo的合作。钉钉最初只具备文字聊天的通信功能,在与Vidyo达成战略合作后,Vidyo将平台的视频通信能力以SDK开发包的形式提供给钉钉,钉钉集成该SDK包后具备了多方视频通信功能,增强了应用的功能。Vidyo通过能力开放模式不但拓展了自己的用户群体,也成功从视频会议领域拓展到统一通信领域。

 

提供视频通信平台,支持能力按需调用


  目前4G网络逐渐成熟,5G试验局也开始准备部署,未来的视频通信、短视频、直播就如同今天的语音电话一样,将无处不在。视频会议系统将以视频通信平台的形态出现,由不同的业务按照需求调用媒体能力。以运营商建设的大视频项目为例,部署的业务系统可以对接直播客户端、接入VoLTE客户端、支持家庭OTT盒子的可视通信,不同的业务可以到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视频通信能力的调用,VoLTE客户端调用多方视频通信能力,直播客户端调用直播能力。


支持单板的标准化结构,打造全新硬件产品


  基于硬件产品的研发,将会沿着标准化结构和可拆卸模块两条路径发展。


  “标准化”和“分工”不仅成为人们分工合作的基础,也是打造产品的核心理念。基于标准化结构打造的产品,不同产品之间虽然形态不同,但都为产品的能力拓展留下空间。如触摸屏和视频会议终端的整合,触摸屏提供显示、操作功能,而视频会议终端提供视频通信、电子白板等业务能力,视频会议终端按照标准化结构嵌入到触摸屏中,让触摸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显示屏,而是具有丰富业务功能的智能化产品,既可以进行视频通信、电子白板书写,也可以替代投影仪向会议室成员分享文档。

 



  基于可拆卸模块的终端,可以在保持业务功能相同的基础上,通过模块的拆卸实现不同的硬件接口,从而面向市场推出不同型号的终端产品。图2即基于可拆卸模块设计的中兴通讯T7系列终端。

 

  对于如今的视频会议领域,正如狄更斯所说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技术趋势、商业模式、市场走向、产品形态的变革给视频会议产品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让视频会议产品走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从“室内”走向“室外”,从企业网走向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