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CSL双频LTE网络的智能扩容

发布时间:2013-07-01 作者:CSL首席技术官 邓远行 阅读量:

       编者按:在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LTE论坛上,香港移动通讯有限公司(CSL)首席技术官邓远行(Christian Daigneault)介绍了CSL在LTE网络上的部署情况。2010年11月,CSL公司携手中兴通讯推出全球首个LTE/DC-HSPA+网络。

   很高兴能向诸位介绍CSL公司,以及CSL在过去两年的LTE部署情况。早在2010年,我们就在亚洲首家推出双频段LTE网络。


CSL:香港移动宽带领导者

    CSL成立于1983年,母公司为澳大利亚电信公司(Telstra Australia)。CSL在香港,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始终站在科技最前沿。我们近年来成绩卓著。2009年初,CSL推出亚洲首个21Mbps全IP HSPA网络;2010年,CSL推出LTE网络,并于2011年8月面向公众商用。2012年7月,我们与韩国SK电讯(SK Telecom)签署全球首个LTE漫游协议,另外还与Telstra签署了LTE漫游协议。


为何如此早地部署LTE?

    CSL为何这么早就在香港部署LTE网络?香港人口密集,拥有很高的GDP,这就意味着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高。特别是在旺角和铜锣湾,每个人都有一部或两部智能终端,移动终端渗透率超过200%。不管是固网还是移动网,香港都是世界上宽带速度最快的地区。因此,香港用户习惯了享用最好的服务,他们也很期待如同固网一样,能在移动终端上享受同等质量的服务。

    多项研究证实,香港的移动和固网宽带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我经常提及Ookla旗下的Speedtest.net,该网站可针对各种智能手机应用和固定互联网进行网速测试。测试结果证实,香港的宽带速度的确是全球最快的。在Akamai公司的互联网状况报告以及ITU的报告中,香港宽带速度同样排名第一。与宽带速度“很快”的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相比,香港的宽带速度甚至更快。

    安卓手机上有一个叫OpenSignal的应用,其iPhone版本也即将上线。数百万人已经下载该应用测试网速,这属于一种众包模式。在LTE速度方面,香港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瑞典。瑞典网速更快可能是由于他们频带更宽。在香港,我们在2600MHz频段只用了15MHz的带宽,在1800MHz频段只用了10MHz的带宽。而在瑞典,许多网络都有20MHz的带宽。因此,可用带宽也会造成网速差异。


移动数据爆炸

    运营LTE网络的两年时间里,你能看到流量的明显上升。在过去的六到八个月中,LTE增长迅速。在此之前,我们主要销售上网卡和少量手机。如今,苹果、三星、HTC和索尼的大量移动终端进入市场,其他品牌的终端设备也数量众多。我们所销售的都与LTE有关。我们不再进行3G的促销,因此LTE流量的增长速度很快。目前,我们在LTE流量上占到25%,预计到2013年底,LTE流量将与3G流量持平。从这点上来说,LTE将成为香港的主流网络。

    虽然香港去年的流量增长率达到200%,但我们还看到,增长速度正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年里,流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智能手机的增长来推动。如今,我们70%的客户都已经使用智能手机,一旦所有人都已使用智能手机,流量增长率还将下降。


两年时间带来愈发成熟的4G LTE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许多特性得到改进,我们正在改善客户体验、切换可靠性和4G网络的用户黏性,确保客户不会经常返回3G网络。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2010年11月,在推出LTE网络的同时,我们还推出了高清语音,从而通过3G Fallback技术带来更佳的语音质量。2012年4月,我们推出了首台智能手机。就在上周,我们联合中兴通讯,在实验室采用自己的模拟网络,对采用高清语音的VoLTE和e-SRVCC技术进行了论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们计划在真实网络中进行大规模的概念验证。


极具创新的4G LTE方案

    虽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但我们如今还是拥有了众多优秀的LTE终端。LTE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还决定着我们的市场业务。我们想要积极推动客户使用LTE,从而让他们享有更好的体验,并且脱离3G。而且,我们在推动客户使用LTE的过程中,并未收取任何额外的费用。如今,我们已推出多个创新型的业务方案,包括针对两大品牌(高端1010和大众市场的one2free)的业务方案以及多用户多终端方案。香港的无线渗透率超过200%,因此许多人都拥有多台终端。有鉴于此,我们将客户的多张SIM卡集成到一个流量方案中,这样用户就可以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数据。在多终端情况下,每个人可以拥有多张SIM卡。这些方案均基于数据流量。在香港,我们针对单张SIM卡仍保留不限流量方案,但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已逐渐过渡到基于流量的定价策略中。与不限流量方案相比,我们的大多数客户更喜欢基于流量的方案,因此我们计划尽快取消所有的不限流量方案。


全球首个LTE漫游协议

    2012年夏,我们与韩国SK电讯(SK Telecom)签署了全球首个LTE漫游协议。今年早些时候,我们还与Telstra签署了4G漫游协议。虽然仍有挑战,但这是采用IPX和Diameter的全新漫游协议。我们已成功度过难关,目前公司正与全球多家运营商协商LTE漫游协议的签署事宜。


现今的LTE性能

    如今,20%~25%的流量都是LTE网络产生的。早期LTE网络用户(我认为这些用户并不意味着是长期用户)所用的流量几乎是3G用户流量的两倍。刚开始,我们售出很多上网卡,产生很多的流量。我们最初是将iPhone 5作为3G终端引进的,几周之后,我们开通了iPhone 5的LTE网络接入功能。我们发现,当用户从3G转到LTE网络后,在同一台设备上产生的流量要比原来多30%左右,而这仅仅是LTE的技术转变和更快速度造成的。

    我们还意识到,CSFB(CS Fallback)技术很棒,并且对用户也足够透明。在通常情况下,呼叫建立时间会多出一秒到两秒,但客户并没有对此产生抱怨。我想说,这是他们最不关心的事情。大家关心的是网页产生的数据量,以及通话不会掉线。因此,呼叫建立时间的延长并没产生负面影响,CSFB技术足以让人欣然接受。如今的通常情况下,客户感受到的平均网速约为15Mbps,比3G网络的平均网速快了5倍。


LTE网络扩容

    两年前,我们基于3G DC-HSPA+网络开展了小规模的LTE部署。起初,我们2600MHz频段的LTE规模不是非常密集,每4个站点才引入一套LTE系统。去年,我们将1800MHz的LTE系统覆盖到每一个站点。1800MHz的LTE系统只是基础覆盖,2013年夏天,我们还要在每个1800MHz站点上增加2600MHz的LTE系统。因此,我们在2600MHz频段可使用2×15MHz带宽,在1800MHz可使用2×10MHz带宽。我们已经拥有巨大的LTE容量,我们的目标就是,2014年重新利用1800MHz频段资源,获得2×20MHz的带宽,从而在LTE频谱上获得70MHz的带宽。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很有优势保持住网络容量,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LTE的原因。我们认为,在拥有这些额外的带宽后,我们就能确保更好的客户体验和数据吞吐量。


中兴通讯全新的SDR解决方案

    我们充分利用中兴通讯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技术,在各个站点的1800/2600MHz频段内快速部署LTE网络。CSL是中兴通讯双频SDR技术的首个用户,因此,我们相信这对于中兴通讯的双频SDR技术开发会是一个很好的动力。对于许多运营商而言,在1800MHz和2600MHz频段接入LTE是非常普遍的需求,因此我认为,这也会刺激中兴通讯等设备供应商加快技术开发。最新产品RRU 8884包含4个无线电模块,支持1800/2600MHz、MIMO、2G和LTE,这对于香港这样的城市而言非常重要。我们拥有900MHz、1800MHz、2100MHz和2600 MHz频段,因此您可以想象基站设置的情形:这些基站大都建在楼顶,装载有各种RRU模块。同时部署两个频段的关键就是,占地空间要小。


携手创新

    我们目前正进行一些创新性工作,这对于满足CSL的未来容量要求至关重要。2012年,我们已经与中兴通讯签署了一项联合创新协议,我认为香港对于中兴通讯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现实实验室。不管是用户需求、话务密度,还是高楼林立、山水交错下的无线环境,香港的通信环境都可谓相当复杂。如果您的产品和方案能够适应香港的通信环境,则可以适应世界上的任何环境。目前,我们正与中兴通讯共同试验和开发VoLTE技术。我们正在进行网络准备工作,并且相信,为了满足3G到4G网络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容量增长要求,VoLTE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技术。同时,我们也能够在今后几年中将3G频谱资源重新利用到LTE网络中。

    我们还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一个名为Netmax的无线优化工具。这是一个对我们未来而言非常重要的工具,因为仅凭目前的工具,多频带、多层网络的优化难以很好地实现。其他的一些创新还包括Small Cell、载波聚合、有源天线和演进的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E-MBMS)。1800/2600MHz频段的无线电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从这点上来说,载波聚合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仅需要进行软件升级即可,这项工作也正在进行中。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支持全频段的设备,我们想在此鼓励设备供应商开发1800/2600MHz频段20MHz全带宽的载波聚合技术。尤其在亚洲和欧洲,多个LTE网络都采用1800/2600MHz频段,因此这些频段的需求庞大。

    同样需要开发的还有多波束天线技术,该技术对于香港这种高密度城市而言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信号覆盖,从楼顶延伸至街道。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水平面和垂直面,我们需要5到10度不等的天线波束宽度。天线是将来扩容的关键因素。

    我还看到了E-MBMS的应用机会。在香港地铁站等场所,用户同时观看相同的内容,我觉得MBMS技术可以大大增加网络容量。

    以上就是我们目前在联合创新中心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展的项目。


端到端用户体验管理

    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局限于LTE网络的建设,我们还关注端到端的用户体验,以及如何定义和监管这种体验。像许多其他运营商一样,我们正为此投资开发新型工具,不同的是,我们是在用户层面上做的。语音业务是一项非常传统的业务,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相同的工具和流程来管理语音业务体验。而数据业务体验需要新的工具。如果运用传统工具,从基站层面上看,KPI数据很乐观,平均传输速度不错,各项指标看起来都很让人满意,但这未必意味着用户拥有良好的体验。我们现在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KPI数据。我们并不是说说而已,在目前的网络上,我们就是这么做的。这是可以区分更佳用户体验管理的关键,因为在香港,大家都部署了LTE,在技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是,在无线宽带上网方面,运营商如何优化用户体验,处理每个用户事宜,区别是很大的。


结语

    最后,我想总结以下三点。

    网络体验是用户满意度的主要推动因素。用户体验不仅仅体现在网速上,不只是100Mbps或1Gbps的概念,而是,能让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1Mbps或2Mbps的速度下载高清视频到智能手机上,并且无需缓冲。目前,我们已实施净推荐值评分制度(NPS),任何网络问题都能通过用户反馈而为公司所知。如果有网络堵塞,我们将立即在NPS系统上察觉到异常。公司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网络体验是用户满意度的主要推动因素。

    LTE 1800/2600MHz频段扩容是改善用户体验的理想方式。我们幸运地拥有广泛的频谱资源,如今,我们采用了合适的技术,开展更具成效的部署,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目前,我们正处于从3G网络建设转向4G网络扩容投资的转折点。在3G业务量保持稳定的同时,我们的用户增长均来源于4G网络。我们的大部分投资都针对LTE网络,因为LTE网络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