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

2021-04-16 作者:张平,张建华 阅读量:
专题导读 - 中兴通讯技术
您当前访问的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体验,建议您升级至Edge浏览器或者推荐使用Google浏览器
取消

专题导读

作者:张平,张建华 阅读量:1195

专题导读

张平,张建华
北京邮电大学

随着5G商业化的加速,6G逐渐成为全球各国着力部署的方向。早在2018年3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宣布着手6G的研发工作。2019年11月,中国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正式部署中国6G的研究工作。2020年3月4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国际移动通信工作组(WP5D)会议上,启动了面向2030年及未来6G的研究工作。这标志6G正式纳入国际标准组织研究计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工业互联网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5G+工业互联网加速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已上线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75个,标识注册总量突破84.62亿,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工业设备达到4 000万台;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创新生态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制造业主要门类,并向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拓展;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增强: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到2.1万亿元。在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为物资保障、供需对接、复工复产等提供重要支撑,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场景,展望未来全新蓝图并指明发展方向是6G研究初期的基础工作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各组织已经对6G的愿景、需求、关键技术等做了一定的研究。2019年9月,芬兰奥卢大学在其发布的白皮书中提到“6G Humanity”,展望了6G可以助力的、人类关切的一些领域,如教育创新、社会服务、城市化、工作生活转变、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等。2020年1月,ITU在2030网络报告中指出了未来可能的多种新业务,如云化工业互联网、智能操作网络、数字孪生等,并指出安全、人工智能(AI)和多网络支持是带宽、时延之外的未来网络关键需求。2020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团队指出6G将实现从真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延拓,信息交互的对象将从5G的人-机-物拓展至6G的人-机-物-灵。在“通信、计算、控制和意识的泛在化”理念下,6G时代将实现万物互联、信物融合,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本期专题旨在进一步探索、求证6G的蓝图是什么?什么技术可以使6G从蓝图变为现实?

在6G研究初期,积极探索热点及前沿技术,交流、探讨最新成果,也是组织本期专刊的初衷。专题收录了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7篇文章,分别从未来6G网络、面向6G的智能物联网关键技术、面向6G的车联网关键技术、太赫兹通信技术、超奈奎斯特技术等方面汇聚了该领域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希望本专题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在此,对各位作者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专题策划人
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国际合作咨询委员,信息学部第三、五、六届咨询委员,“973”计划“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网络与通信”主题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总体组专家,IMT-Advanced 2020(5G)专家组成员,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专家;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等奖项。

张建华
,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联合创新中心主任、中国IMT-2030(6G)工作组频率子组副组长、IMT-2020(5G)推进组频率子组副组长、科技冬奥重点实施专项总体组专家,曾担任ITU-R IMT-2020(5G)信道模型起草组主席,负责起草IMT-2020系统评估的信道模型国际标准;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计划资助,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以及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一等奖、茅以升青年科技奖等奖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在线PDF浏览:PDF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