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

发布时间:2011-02-11 作者:杨震 阅读量:

专题导读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无锡中科院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在11月3日《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从而在神州大地大大加快了“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热潮。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器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分布式自动装置组成的一种计算机网络,这些装置根据应用使用各种传感器,相互协调地监控不同位置的物理或环境状况(比如环境温度、物体声音、振动、压力、运动或污染物),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由无线传输方式组成的通信网络,传输到远端控制节点。人们利用传感器网络或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对各种物品的自动识别,并通过通信网络实现物与物或物与人之间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物联网(IoT)是以传感网为末梢以信息智能应用为目的,对通信网络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IoT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到军事、工业、农业、电网和水网、交通、物流、节能、环保、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在改造传统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提升人民生活、提供国家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重视并着力培育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是必由之路。


    本期专题一共收集8篇文章,分别涉及物联网体系研究、物联网和移动网的信息完全架构和技术、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与标准化工作、物联网应用之一——车载物联网、物联网的海量数据智能管理等问题的研究。
感谢各位作者的大力支持,使本专题能够收集从不同角度探讨IoT热点问题的文章,希望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物联网/传感网的理论、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