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M光纤通信系统的若干设计原则

发布时间:2005-03-09 作者:范崇澄Fan Chongcheng 阅读量:

随着通信容量的爆炸性增长,在一根光纤中传送多个波长光信号的波分复用(WDM)技术已经成为光纤干线系统的主流技术。这类系统主要包括若干对波长满足I-TU-T G.692建议的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光复接器(用于光合波)、光分接器(用于光分波)、级联的掺铒放大器——EDFA(用以抵消光纤段的损耗)等等。系统设计时,在光接收机输入端保持:(1)各信道的光信噪比(OSNR)均高于某低限;(2)各信道光脉冲波形由于光纤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及其相互作用造成的畸变均低于某高限,这是极为重要的指导原则。以下分别加以讨论。

 

 

1 光信噪比考虑

 

     接收机端某信道OSNR定义为:OSNR=Psig/Pase

其中,Psig是信道平均光功率,Pase=F(G-1)hνB0(N+1)是EDFA内部被放大的自发辐射(ASE)通过N个光纤段即N+1级级联EDFA后,在光滤波器带宽B0内的噪声功率,F和G分别是EDFA的噪声系数和放大倍数。每个EDFA的增益正好抵消光纤段的损耗。通常定义B0=0.1nm(对1.55μm波段相当于12.6GHz)。由于Pase随光纤段的长度指数增长,而随放大器的级数线性增长,可知系统总长度一定时,低增益、多级数比高增益、少级数方案有高得多的OSNR。以分贝表示时,10log(hvB0)=-58dBm,且近似有:

OSNR(dB)≈Psig(dBm)-(F)dB〗

                   +G(dB)+10log(hνB0)

                   +10log(N+1)〗    (1)

    对于带有EDFA前置放大器的系统而言,接收机内电噪声的主要来源是信号与ASE的拍频噪声。如果只考虑“1”码时的信号S1和噪声N1,而忽略“0”码时的残存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消光比为∞),且判决电平为最佳时,可以得到系统Q值和误码率BER为:

    其中,Be是接收机电滤波器带宽。由式(1)、(2)可见,OSNR·B0与B0无关。这就是B0可以根据实测方便定义的原因。必需指出,虽然Q=7.94即对应于BER=10-15,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与以上推导过程中假设的诸多不同,实际上是取Q=20~40。如果取Be=0.8B(B是数据率),则可求得OSNR应满足的数值为:

    换言之,数据率每提高4倍,对光信噪比的要求就增加6dB。

    对于一个有M个信道的WDM系统而言,由式(1)和(3)可求得EDFA应达到的总输出功率为

    其中,ΔP为各种因素(如EDFA及光路中各元件增益/损耗的波长特性、光纤中的受激拉曼散射等)引起的信道功率差。在进一步讨论式(4)的意义之前,先通过两个实例说明各项的作用。注意在各种情况下,实际上能达到的光纤段数还取决于脉冲畸变(分析见后)。

 

    式(4)中,当EDFA总输出功率为17dBm(相当于50mW,为ITU-T建议的3A级辐射安全上限)时,信道数M和光纤段数N的综合考虑情况分析如下。令F=5dB(量子极限为3dB),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G=22dB和33dB也是ITU-T的建议,分别对应于光纤段距离为80km和120km,OSNR则分别比最低值高4dB。

    可见,当光纤段损耗为33dB时,无论B=2.5Gbit/s还是B=10Gbit/s都很难甚至无法容纳16或更多个信道;当光纤段损耗为22dB时,由于10Gbit/s比2.5Gbit/s的OS-NR高6dB,其所允许的光纤段数将大大减少。

    以下再分析信道数M和光纤段数N的最大实际限制。OSNR取下限18dB和24dB。由光纤接头光损伤决定的EDFA总输出功率上限约为25dBm(300mW)。由于功率很大,信道数很多,取F=6dB,ΔP=3dB。按G=22dB、25dB和33dB,计算结果如表2。

    同样可见,在如此大的功率下,G=33dB依然成为多信道数下传输距离的限制因素。

 

由式(1)~(4)和上述实例知:

    .为保证系统的误码特性,光接收机入端的光信噪比应高于一个正比于数据率的数值:对于2.5Gbit/s和10Gbit/s系统,该值分别为18~24dB和24~30dB。为此,必须在信道数、光纤段数及其损耗之间进行综合选择。

    .Pase随放大器的级数线性增长,而随放大器级间损耗(增益)指数增长。系统总长度一定时,低增益、多级数比高增益、少级数方案有高得多的OSNR。

.    光纤段损耗(或EDFA增益)是最敏感的因素。选择33dB将大大限制传输的信道数和/或光纤段数。在10Gbit/s速率下,其作用更加明显。在系统成本允许的条件下,选择较低的光纤段损耗不仅容易实现,还给系统在每信道数据率、信道数和传输距离方面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其它条件一定时,信道数M和光纤段数N有“互补”作用,可以用减少光纤段数的方法增加信道;反之亦然。

    .提高EDFA总输出功率是改善光信噪比和/或增加光纤段长度的有效方法。

由上述讨论可见,如果能降低对OSNR的要求,就可以有效增加系统的光信道数和/或光纤段长度。为此应努力提高光发射机的消光比。另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前向纠错码(FEC)技术:或增加码率(约7%),或在SDH开销中加特殊码,或两者同时采用,一般可以改善5~6dB。在极限情况下能起决定性作用,代价是在系统的通用性及兼容性等方面可能出现问题。

    随着信道数的增加,在工作波长范围内保持EDFA增益的平坦度变得愈加重要,主要方法有:

.    降低信道间隔:由200GHz减为100GHz甚至50GHz。

.采用特殊的光放大器结构,使总带宽由通常的12nm(1 549~1 561

nm)增至32nm(1 530~1 562nm),甚至80nm以上。

.在EDFA内部采用光滤波器,改善增益平坦度。

.    有效控制EDFA的工作点,使粒子反转度沿掺铒光纤长度的平均值为最佳(其它条件一定时,该值决定了EDFA的增益谱形状)。

    .在信道数增减时能保持上述平均值不变的特殊措施有:调整EDFA的泵浦功率;在EDFA内部加可变光衰减器;用另一束可调激光来维持EDFA的输入光功率不变。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系统,其各光纤段长度通常不相等,此时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核算。例如,对于按3×3dB系统设计的光放大器,笼统地认为以它组成的级联EDFA系统中的任一光纤段损耗都不能超过33dB,或是系统总损耗无论如何不能超过99dB都是不正确的。其理由是:当某一光纤段的损耗超过33dB时,若其它各段的损耗足够低,则完全可能使OSNR满足要求。与此相似,如果增加光纤段数而降低每一光纤段的损耗,也可使系统总损耗超过99dB,而OSNR仍能满足要求。相应配套的软件包是进行此项工作的必备条件。

 

 

2 光纤色散本身引起的脉冲波形畸变

 

    这里讨论的是包括光源线宽、光源啁啾、信号谱宽等因素通过光纤色散导致的脉冲畸变。在忽略光源线宽和光源啁啾的最简单情形下,认为色散限制决定的传输距离L对应于谱宽为Δλ、数据率为B的光脉冲展宽了一个码元周期,则有B-1=DLΔλ。其中D是光纤色散参数,对于使用外调制器的窄带光源(如多量子阱分布反馈激光器——MQW DFB-LD),非归零码(NRZ)的带宽Δf约为1.2B,或Δλ=1.2Bλ2/c,其中λ为工作波长,c为真空中的光速。在1.55μm波段,这相当于:

B 2 (Gbit/s)·L (lkm )·|D(眼ps/km/nm )|(10 5   (5)

    它不仅揭示了色散限制下,传输距离与数据率的平方成反比这一重要规律,在定量上也基本准确。

 

    而对于带有瞬时啁啾(啁啾系数α)的高斯脉冲,可以得到:

系数γ取决于α和眼图恶化量X?眼dB?演等因素,参见图2。图中实心圆点即为式(5)的解。由式(6)和图2可见:

.    其它参数一定时,B2L=常数,与式(5)相同。B增至4倍时,L缩短为1/16。

.    当α?莛0时,γ只有单一解,说明脉冲在传播过程中单调展宽。对于G.652光纤(D约为16ps/km/nm),有B2L约为6×103(Gbit/s(演2)眼km=:B=2.5Gbit/s时传输距离的色散限制约为960km,在绝大多数的应用中可不加考虑;而当B增至10Gbit/s时,传输距离的色散限制仅为60~70km?选此时如采用小色散光纤(例如G.655,D=4ps/km/nm),则传输距离又可增至250~300km。进一步增加传输距离,则必须采用色散补偿技术。在系统总体设计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    当α<0时,γ有双值解,说明脉冲在传播过程中先压缩后展宽。对于X=1dB,当α=-0.7时,γ取最大值1.58,与α=0的情况相比,此时的传输距离约可增加一倍。这就是10Gbit/s系统光发射机中的铌酸锂外调制器有意识地将工作点调整在α≈-0.7的原因。必须指出:此时虽然L=100km的眼图恶化量约为0dB,但“眼”形明显变尖(见图3),顶冲大,判决电平明显偏移,抖动容限小,对系统工作不利。

.    当其它参数不变,但D<0时,上图只要将α轴反向即可。一般而言,α与D同号(α·sgn(D)>0)时,γ有单值解;二者反号时,γ有双值解。

 

(1)降低光纤色散的方法

    忽略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时,色散本身是一种线性效应,只要系统中光纤的总色散量(D对长度的积分)小于式(6)所限定的数值即可。为此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色散补偿器。常用的方法有:

.    采用色散位移光纤(ITU-T G.653)。其零色散波长即在

1 550nm附近。其主要缺点是在波分复用系统中很易产生四波混频效应。随着波分复用技术的日益普及,在干线光纤通信系统中基本上已不敷设此种光纤。

.    采用小色散光纤(ITU-T G.655)。其零色散波长在EDFA工作波段(1 530~1 570nm)之外,在该工作波段内的色散|D|=1~5ps/km/nm。在10Gbit/s下的传输距离可达400km以上。为减小其非线性效应,研制成了大(芯区)有效面积光纤。其折射率分布的特点是:中心有明显凹陷并有外环,以使中心部分的场更平、更向外延,且不致产生大的弯曲辐射损耗。

 

.    采用常规单模光纤(ITU-T G.652)与色散补偿元件。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已敷设的光纤。色散补偿元件可以是:——色散补偿光纤(DCF):在1.55μm波段的D=-(80~150)ps/km/nm,可以按1:5~1:10的比例进行色散补偿。其缺点是体积大、损耗A大(约为0.5dB/km)。此外,DCF的色散斜率通常也取正号,因而只能在某一频带范围内实现补偿。在考虑DCF的非线性效应(通常比G.652光纤严重得多)时,应同时具有小损耗和强色散,以减小其长度,削弱其非线性影响。

    ——负色散及负色散斜率光纤:G.652、G.653、G.655和DCF的色散斜率dD/dλ皆为正值,因此只能在一个波长下得到完全补偿。而本光纤的D和dD/dλ均为负值,可以在相当宽的波长范围内有效补偿,使系统总色散小于给定值,缺点是光纤制造难度大。

 

    ——光环行器加反射啁啾光栅,使光脉冲不同时,频率分量具有不同的反射延时,从而抵消光纤色散。在级联EDFA系统中,也可以插入在线EDFA的两级之间。

    除了光纤本身外,还可以用其它方式进行色散补偿。最后指出,在一个实际的带有级联EDFA的高速WDM系统中,色散补偿应结合(抑制或利用)光纤非线性效应综合考虑,通常称为色散管理。

 

(2)偏振色散

    光纤中的色散除上述由不同频率分量造成外,还可能由于两正交偏振态的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偏振色散。作为一个统计量,它与光纤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且在B=10Gbit/s时可能造成相当大的眼图恶化。防止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光缆的偏振色散指标:如果偏振色散量为0.5ps/km1/2,则传输400km后的脉冲展宽为10ps,仅为10Gbit/s码元周期的1/10,这是可以接受的。

 

 

3 光纤中影响传输系统

       特性的主要非线性效应由于光纤中的有效导光面积只有50~80μm2,不大的光功率即可能通过长长的光纤产生明显的非线性效应。它们主要包括受激散射效应(受激拉曼散射——SRS、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和光学克尔效应(四波混频——FWM、自相位调制——SPS、互相位调制——XPS等)。作为非线性效应,它们造成的码间干扰原则上不能被“抵消”,而只能被尽量削弱,故被称为传输系统性能的“最终”限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非线性效应正变于光功率P、光纤的非线性系数γ=(2π/λ)(n2/Aeff)和光纤段有效长度Leff的乘积,其中n2和Aeff分别是光纤的非线性折射率和有效面积(G.652光纤的n2=2.36×10-20m2/W,Aeff约为80μm2)。Leff约为4.34A-1,A?眼dB/km?演为光纤损耗系数。A约为0.2dB/km时,Leff约为20km。可见,增大光纤的有效面积是减弱各种非线性的有效手段。这些效应的仔细分析通常相当复杂,甚至必需经过数值模拟,此处只加以简单讨论。

 

  (1)受激拉曼散射(SRS)

    其作用机制是将短波长信道的能量转移至长波长信道,从而造成信道间的串扰与信道功率不平均。为使它引起的恶化量不大于1dB,对G.652光纤应有:

Ptot(W )·∑BW(nm )·∑L eff(km)

40~80     (7)

    其中,Ptot是各信道的总功率,ΣBW是各信道占用的总带宽,ΣLeff则是各光纤段有效应长度Leff的总和。一般情况下,它不导致严重的影响,但当Ptot=0.05W,ΣBW=12nm,ΣLeff=160km(8个光纤段)时,其乘积即已超过阈值,应采取措施。

 

  (2)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当信道功率超过某阈值时,SBS使部分光功率反射,且前向功率有很强的噪声。虽然在窄线宽连续波条件下,其阈值仅数个毫瓦,但适当展宽光源线宽,可将此阈值提高1个数量级,从而忽略其影响。事实上,光源采用集成的电吸收调制器时,其残余反射即可使该阈值提高到50mW以上。

 

   (3)自相位调制(SPM)

    自相位调制是最重要的非线性效应之一。传输光纤材料的折射率n与沿光纤传播的功率密度有关。它在光脉冲内引起的附加相移正比于γPLeff。这一效应使脉冲中部的折射率变大,速度较慢,因此脉冲前沿将产生红移,而脉冲后沿则将产生兰移。这一频域上的展宽在光纤色散的作用下导致脉冲畸变:光纤D>0时,脉冲在时域中压缩;而光纤D<0时,脉冲在时域中展宽。SPM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是:

     SPM效应必须通过光纤色散才能转化为脉冲畸变。如果光纤中处处D=0,则脉冲不会产生变形。在z=z→z+dz内发生的非线性作用包括两部分:z=0至z=z的累积非线性与dz内的色散相互作用以及dz内新产生的SPM与色散的相互作用。可见处于系统末端的光纤,其色散对SPM效应的贡献比处于系统始端的光纤更大。在实际系统中,此段光纤长度更应仔细考虑。

 

    定量分析表明:对于均匀光纤,脉冲的非线性展宽正比于-B2DγPLeff。光纤色散D=0时,此项为零;当D>0时,此项为负,脉冲受到压缩,这与定性分析一致。当数据率B提高至4倍时,由于信道功率亦需增至4倍以维持系统Q值不变,非线性展宽将增至64倍?选可见,同时具有小色散和低非线性的光纤(G.655)对于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性。此种光纤的设计原则是在保证小色散(1.55μm下约为4ps/km/nm)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光纤的非线性。初期设计的问题是:色散降低的代价是Aeff仅有约为50μm2,改进后的折射率分布在芯区中部有所凹陷以增大有效面积Aeff(大于70μm2),同时在半径较大处有一高折射率环,以改善弯曲损耗特性。光纤设计中的另一难点是如何实现低损耗,否则光功率的增加又使非线性效应变大。

由于SPM是非线性效应,由多段色散D≠0的光纤段组成的系统中即使总色散为零,SPM导致的脉冲畸变也不为零。这可以理解为:如果脉冲先展宽再压缩,则由于展宽了的脉冲导致的SPM效应较弱,总效果是光纤输出端的脉冲会有残余展宽;反之有残余压缩。

 

    在一个多信道的WDM系统中,当信道数明显减少时,剩余信道的功率可能大到引起明显的SPM效应。为克服这一现象,可以调整EDFA的工作点,也可以向EDFA中注入另一激光,其功率可调,以保持剩余信道的功率基本不变。

在需要色散补偿的系统中,为尽量减弱SPM,一种比较好的方案是:总残余色散略大于零,SPM与色散使脉冲有所压缩,而D<0的光纤在前,使脉冲的残余压缩较小。在这一方案下,当光源啁啾α>0时,它与色散的作用使脉冲又稍有展宽。必须指出,在有SPM和色散的情况下,即使脉冲的均方根宽度不变,由于脉冲形状的变化还会对系统特性产生相当的影响。此外,实际系统更复杂得多,例如D<0的色散补偿光纤的典型值γ=5.0W/km,比D>0的G.652光纤的γ大很多;又如为减小色散补偿光纤的损耗对系统的影响,常将其置于在线EDFA的两级之间,会有相当的非线性效应。总之,针对具体系统如何配置光纤需要仔细考虑,称为“色散管理”。显然,它是指光源啁啾、光纤色散以及光纤非线性等的综合优化。

 

  (4)互相位调制(XPM)效应

    其它信道的功率涨落引起的本信道非线性相移在一个多信道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可能比SPM更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像SPM一样,必须通过光纤色散才能把脉冲的频域展宽转化为其时域展宽;另一方面,大色散又使不同信道的脉冲很快相互“走离”,减弱了脉冲展宽。根据同样的理由,XPM主要发生在光纤的初始部分,而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走离”使XPM的脉冲展宽效应减弱。

 

  (5)四波混频(FWM)效应

    3个信道i、j、k(功率P相同,频率分别为fi、fj、fk)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能产生新频率分量fi+fj-fk。其功率正比于(γPLeff)2,而信道数为M时,FWM分量的个数为(N3-N2)/2。其它条件相同时,数据率由2.5Gbit/s增至10Gbit/s时,FWM功率将增至16倍。

 

.     它们不仅消耗了信道功率,更重要的是对信道的相干性干扰:如果某一FWM分量恰好与某信道频率相同,则其功率为信道功率1%时,引起的信道功率变化即达±1dB。

 

     .FWM效应随光纤有效面积Aeff、色散D、色散斜率dD/dλ和信道间隔Δλ的增大而急剧减小。但应注意,大色散光纤的SPM效应将明显增强,需综合考虑。此外,有人提出用不等间隔信道的方法,可以使各FWM分量均落在信道以外。但由于它使信道总带宽变大,且必须准确控制各信道波长,不易实用。

 

 

4 结束语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出现,使大容量、长距离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成为可能,从而大大促进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然而,在这类系统中,为了在多信道条件下维持足够高的光信噪比,光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可达10~102mW,其工作带宽则应达到数十纳米。加之系统长度可达数百公里以上,使得光纤中色散和非线性及其相互作用变得异常复杂,有的非线性作用与数据率的平方甚至立方成正比。某些条件下,甚至使用新型光纤仍需进行必要的色散管理。凡此种种,说明WDM系统虽然在原则上可以在信道数、每信道数据率和光纤段数方面进行升级,但如不在系统设计时通盘考虑,则会在光信噪比、光纤色散和非线性等方面带来很大困难,甚至无法实现。这也是在成本、运行与维护、可升级性等方面综合平衡所必需。此外,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成为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是大容量、长距离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收稿日期:1998-11-08)

 

 

[摘要] 本文从光信噪比和脉冲畸变(包括色散和非线性)两方面讨论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升级原则,特别是单信道数据率为2.5Gbit/s和10Gbit/s时,系统特性将有很大变化,在设计时必须充分注意。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 信噪比 非线性

[Abstract]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impulse distortion(including chromatic dis-persion and non-linearit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up-grading principles for WDM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It stresses tha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will have significant changes when the single channel data rate is 2.5Gbit/s or 10Gbit/s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design.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Wave division multiplex Signal-to-noise ratio Non-line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