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控制单元、公共中间格式、链路—状态算法

发布时间:2005-03-30 作者:中兴通讯 阅读量:

多点控制单元

 

    多点控制单元(MCU)是集中式会议电视的核心,通过它可进行会议安排、会议中的操作控制、查询网点状况、故障诊断以及计费管理等。

    MCU系统一般包括通信处理器、音频处理器/线路接口、音频桥、码流开关、系统控制器等5种模块。其功能包括:混合多点的音频信号;从接收到的各路视频信号中选出所需的一路;将送到各有关会场的数据信号与上述音频、视频信号相混合组成一个复合的输出信号。MCU的控制切换方式有:语音控制的视频切换方式、主席控制模式及演讲者控制模式。

    MCU应能控制工作速率为64kbit/s~2.048Mbit/s的编解码器,支持V.35、RS-449、E1、T1、G.732网络接口,以及64kbit/s码速率的拨号呼叫。MCU还应能支持某些或全部端点的加密。在应用中,MCU的重要应用特性是端口数目和端口速率等。

 

公共中间格式

 

    为了解决会议电视国际互通时,由于彩色电视制式不同而引起的矛盾,在H.261标准中,对数字视频压缩编码的输入采用了公共中间格式(CIF)或准CIF,作为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的视频格式。编码时,首先将PAL制、NTSC制或SECAM制的数字视频信号转化为CIF格式,即所谓的CIF格式转换;解码时,再将CIF信号转换回PAL制、NTSC制或SECAM制视频信号。

     CIF格式的每一帧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一帧数字视频信号中,亮度和色差信号的取样结构是正交排列的。亮度信号的有效抽样点为352点/行和288行/帧。将这些有效抽样点抽样分成12个块组,每个块组分成33个宏块,每个宏块又分成4个块,每个块是由8×8像素组成,块是CIF格式中最基本的编码单位。亮度信号的抽样频率为6.75MHz,因此一个色差分量的数据量为其亮度的1/4。

    QCIF格式的像素数和行数均为CIF格式的一半,即176点/行和144行/帧。

 

向量—距离算法

    向量—距离算法(V-D算法)的思路很简单,它通过周期性地向外广播路径刷新报文来实现。广播报文中主要内容是二维矢量(V,D)构成的向量列表清单。其中V是标识该路由器可以到达的信宿(网络或主机)的向量;D为该路由器去往信宿V的距离,距离D按照路径上经过的路由器个数来计数。其它路由器收到某路由器的(V,D)报文后,据此按照最短路径对各自的路由表进行刷新。

     V-D算法的优点是易于实现,在构成路由表的过程中不消耗CPU资源;其缺点是:在路径刷新过程中可能出现路径的不一致,而且它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给网络增加了负担。

 

链路—状态算法

 

     链路—状态算法(L-S算法)又称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

     SPF算法中,路由表依赖于一张表示整个网络中路由器和网络拓扑结构的无向图,该图为L-S图。在信息一致时,所有路由器中的L-S图应该完全相同。各路由器的路由表根据L-S图计算出来。

      L-S算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各路由器利用相同的原始数据独立计算路径。由于L-S报文向全网广播,所有信宿机对应于一台源机,很容易实现纠错,从而保证各路由器中L-S图的一致性;路由表的收敛性很好;L-S算法比V-D算法更能适应大规模网络的需要。

      L-S算法的缺点为:路由表是动态地根据全网的L-S无向图算出来的,因此考虑因素越多,算法就越复杂,且要占用路由器中的CPU资源,实现困难。而相比之下,V-D算法就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