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N担纲5G承载创新重任

发布时间:2020-03-08 作者:摘自2019年12月26日《人民邮电报》 徐勇 阅读量 :

2019年中国5G商用正式启动,标志着5G网络已经进入实战检验阶段。

5G时代,承载先行。5G承载伴随着5G商用一直是业界热议重要话题之一。5G承载负责将成千上万的基站和核心网连接起来,网络规模巨大。随着5G网络架构的变化、端到端网络切片需求以及以云为中心的网络转型,对5G承载网提出了新的要求,5G的商用更加催生了承载网“颠覆性”的技术发展与变革。

在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看来:“一代承载技术支撑两代无线通信,3G/4G主要由PTN/IPRAN技术承载,而5G乃至未来6G呼唤更加创新的承载技术。”李晗表示,基于对5G业务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深度研究,中国移动提出的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简称SPN)技术可以担当起5G承载重任。SPN是中国移动面对5G时代RAN架构的演进发展趋势,为了满足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连接及多业务统一承载的需求,提出的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是打造未来统一高效综合业务传输网络的优选方案。

“中国移动对5G承载网技术提出了三个10 到100倍的目标,分别是单比特成本降低10倍到100倍,容量提升10到100倍,以时延和高精度同步性能为代表的关键性能提升10到100倍。”李晗介绍,SPN技术框架包含了四大关键技术,首先,提出一种全新的传输接口、帧结构和交换机制,实现了TDM和分组技术统一融合交换,形成了MTN这一核心技术,是支持低时延和硬切片的基础,可以为业务提供物理级别的安全隔离和超低时延的确定性转发。其次,5G对网络灵活性的超高要求,需要把L3层推向网络边缘,结合最新的SR(Segment Routing)技术,我们在L3层创新的提出了SR-TP技术,在实现网络灵活性的同时保证了业务的可靠性。再次,考虑到5G时代容量的激增,通过在光层创新实现了包含简单OAM的灰光和彩光的融合,简化了网络层次,降低建网复杂度和CAPEX。最后,在管控层面,通过引入最新的SDN技术,实现整个网络可编程和智能化控制,使传输网敏捷、开放,从人治网络转变为智治网络。

为了实现SPN由技术创新到商用落地的跨越,中国移动在SPN标准立项、设备测试、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2018年10月,中国移动提出的SPN技术正式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第15研究组(ITU-T SG15)标准(G.mtn,简称MTN:Metro Transport Network)立项,开启了面向5G传送网新技术体系的国际标准化进程。2019年2月,中兴通讯与多家厂商先后完成现网新建SPN测试,验证了SPN技术的可行性。2019年5月,中国部分城市开始规模部署SPN,这标志着SPN正式进入商用阶段。2019年7月,在国际电信联盟第15研究组(ITU-T SG15)全会上,中国移动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等在内的国内外主要厂商提出的MTN 4项系列标准成功获得ITU-T立项,标志着以SPN技术为基础的5G承载国际标准体系已初步成型。同时,中国移动获得MTN系列标准中的G.mtn、G.mtn-mgmt两项标准Editor席位,中兴通讯获得G.mtn-arch标准Editor席位,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在MTN国际标准中的主导作用和重要贡献。

“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在5G承载领域的合作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中兴通讯承载网分组传送产品总经理李海龙表示,“SPN是由中国移动牵头提出整个架构,联合各设备厂商共同支撑。PTN 
向SPN的转变折射的是承载技术由技术跟随向技术首创的转变。”

李海龙介绍说,中兴通讯是SPN技术研发、标准推进及商用实践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贡献者。长期以来,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深度合作,积极参与并推动了5G传送网需求的标准化,共同
推动SPN技术国际标准化和产业链的成熟,在ITU-T,针对SPN需求、架构和OAM等关键议题的标准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同见证了中国移动SPN技术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在SPN技术产
品化方面,中兴通讯推出了全系列基于自研芯片的SPN产品,全面支持5G承载特性需求,截至2019年9月,5G承载产品的发货量超过2万端,已实现规模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