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GSM网络来说,频率干扰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网络运行一段时间后都需要进行全网翻频。进行全网翻频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工作,好的翻频方案可以起到降低全网干扰,提高频率利用率的目的;反之,则会引起网络质量的恶化,降低用户感知度,继而引发大面积用户投诉。翻频方案的制订对降低网络频率干扰至关重要。
相比于传统复用方式频率规划,中兴通讯基于MR(Measure Result)数据的自动频率规划(AFP:Automatic Frequency Planning)工具,能够通过手机上报MR数据,结合切换统计及话务等信息,输出基于MR数据的网络翻频方案。该方案帮助运营商在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高话务区域、VIP区域有较充足的频率资源,有效提升运营商的频率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度,省时间,省人力。
基于MR的AFP优势分析
AFP工具的架构
一个好的翻频方案需要三方面的保证,即准确的输入数据、合理的频率使用原则以及强大的软件计算工具。中兴通讯基于MR数据的自动频率规划工具(AFP)三管齐下,最大程度上保证翻频方案的准确性与可用性(见图1)。
图1 AFP工具架构
● 在保证网络软硬件系统不改变情况下,直接从后台获取输入数据,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 根据现网实际运行经验制定定制化的频率规划原则;
● 采用算法先进、应用成熟的自研软件工具ZXPOS-AFP。
MR翻频的基本流程
MR翻频的过程中不但涉及前方的数据采集人员和网优分析人员,还包括后方的方案制作人员,在数据采集期间必须保证网络的严格封网。从流程上来说主要包括环境搭建、数据采集、方案制作、效果验证四大阶段。MR翻频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MR翻频基本流程
MR翻频优势分析
与传统人工翻频相比,MR翻频实施效果好、效率高,而且降低了对人员技能的要求。
● 翻频效果: AFP翻频提高了翻频方案的准确性,优先保证高话务区域的频率规划,降低全网干扰,翻频后网络质量明显提升。
● 效率提升: 借助于AFP工具的高效运算,大幅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与传统频率规划相比,提升了6倍的工作效率(以大型网络规模为例)。
● 人员技能要求:将大量翻频经验固化在AFP翻频工具中,初级技能网优工程师借助工具即可完成复杂网络的翻频工作。
AFP工具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能够克服传统人工翻频方案的局限性,保证网络持续稳定的用户体验。
应用案例
某GSM900网络核心城区,规模为3个BSC、1700载频,现场实施AFP自动翻频后,网络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以下从网管KPI指标统计、MR统计、路测统计、投诉分析4个方面,对翻频前后网络性能进行分析对比。
网络KPI指标对比
对翻频前后(翻频前4月20日—22日,翻频后4月27日—29日)KPI指标进行对比。从对比情况来看,各项指标稳定,详细指标情况如下。
● 全网900M晚忙时CS指标,相关CS指标稳中有升(如图3)。
图3 网络CS指标稳中有升
● 全网900M晚忙时PS指标,相关PS指标均有小幅提升,说明网络的C/I得到了一定改善(如图4)。
图4 PS指标小幅提升
MR统计上下行通话质量对比
对翻频前后MR统计的上下行接收质量RQ分布进行对比,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网络中用户的通话实际感受。从图5中可以看出,GSM900M网络翻频后上下行RQ0及RQ0~3的比例均有大幅提升,干扰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图5 网络上下行通话质量改善
DT测试对比
翻频前后均进行了900M锁频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翻频后语音质量和掉话等指标有明显提升和改善,见图6。
图6 翻频前后路测指标对比
客户投诉量对比
客户投诉量能够直接反映用户感知度。统计数据显示翻频后用户投诉大幅下降,投诉总量下降了50%以上,涉及镇区投诉量下降70%以上。
翻频效率对比
本次翻频工作采用MR翻频方式,仅需要1周的封网数据采集、1天的数据录入、1天的数据运算就可以得到频率规划结果。后方只需1—2名工程师就可完成方案制作。
如果人工规划,翻频后大部分情况还需根据实际网络测试结果进一步调整频率,根据专家级验证和大量应用经验,人工翻频的准确率一般为70%。而基于MR的翻频,由于考虑了重要区域及话务因素,最终结果只需进行局部微调,本次MR翻频方案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可见,从成本、进度、效果方面来讲,利用AFP进行自动翻频提升了优化进度,有效降低了网优成本,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中兴通讯基于MR数据的自动频率规划(AFP)工具,优先保证高话务区域的频率规划,不仅降低了网络干扰,提升了用户感知度,还大幅提升了翻频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优化成本,帮助运营商实现了“粗放型、人力型”向“精确型、自动型”优化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