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

发布时间:2023-01-10 作者:陈建平 阅读量:

专题导读

    发光二极管(LED)在给照明技术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为短距离无线光通信技术提供了契机。事实上,LED是光通信最早使用的光源,后来逐渐被性能更为优异的激光二级管(LD)代替。随着各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发展,用户对宽带无线接入需求越来越高。从移动性而言包含了多种方式,包括办公室、家庭、展厅等准静止场所,广场、车站等流动性场所以及飞机、高铁等高速移动的运载工具。其中,多数场所正在使用高效节能的LED代替传统的照明灯具。LED的光强变化对电信号具有很快的响应速度,经调制后可以有效地加载用户信息,从而实现集照明与通信于一体的可见光通信(VLC)。这是一种潜在的低成本宽带接入方式,可以作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一种补充。另外,还具有工作频段不受限制、无电磁干扰、安全性好(包括对人体的安全和传输内容的安全)等优点,是国际上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之一。


    可见光通信技术始于2000年左右,与Wi-Fi相呼应,被有些学者称作Li-Fi。其后,一些VLC联盟纷纷成立,如2003年10月日本成立了可见光通信联盟(VLCC),发布了可见光通信系统规范(VLCC-STD-001)和低速通信可见光ID应用规范(VLCC-STD-003)。欧盟的家庭吉比特接入计划将可见光通信、无线通信和电力线通信技术集为一体,来构建通信速率达1 Gb/s的家庭区域宽带通信网。对于短距离的小范围无线可见光通信,IEEE于2009年成立P802.15.7工作组,并于2011年12月发布IEEE 802.15.7-2011的VLC标准。中国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对可见光通信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成果。2014年8月成立了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联盟,以期推动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可见光通信还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研究解决与完善,包括:适合于高速大容量可见光通信的LED的研发、不同场合LED光源的优化布局、大容量调制解调技术、有效的上行方案、与无线接入的融合架构和协议、VLC技术规范和标准、VLC技术应用场景分析等。本专题旨在对可见光通信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为其发展壮大并走向应用提供技术积累。专题所收录的论文凝聚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积累,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在此,也对各位作者的积极支持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