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S SDN&NFV演进思路

发布时间:2015-05-01 作者:朱永庆,陈华南(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 王怀滨(中兴通讯) 阅读量:

        随着互联网业务不断地丰富,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万物互联等业务的发展,对基础网络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大带宽资源、高可靠性及灵活资源调度。传统的电信网络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业务面前显得捉襟见肘。SDN和NFV技术的涌现给网络演进注入了新元素与动力。BRAS设备位于城域网边缘,是用户实现各种业务的入口及策略执行点,是整个互联网业务的核心节点。BRAS与SDN、NFV技术的结合是未来网络演进的方向,是实现未来弹性网络的关键。


现有BRAS部署及运营难题


  现阶段,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设备是软硬件一体化的专用设备,是典型的控制与转发紧耦合网络设备。在设备规模应用及业务运营过程中,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


  设备资源难以复用及共享。单台设备环境中,经常出现转发面与控制面资源不协调的矛盾,部分高带宽要求节点,如承接光网城市高速接入用户区域,转发端口及带宽资源消耗殆尽,而用户会话及QoS队列、ACL队列等控制面资源有余;部分节点承载着大量长时间在线业务,如IMS、ITMS等,用户会话等控制面资源耗光,而空闲端口资源却十分丰富。此外,多台BRAS设备之间无法形成负荷分担,存在忙闲不均情况,导致投资资源未被充分利用。部份BRAS设备用户量、数据流量已经很高,面临扩容的压力;但同时,部分BRAS设备用户量、流量稀少,设备利用率非常低。


  设备能力提升与硬件强相关,升级困难。硬件升级方面,从10G升级到40G、40G升级到100G、100G升级到400G、400G再到更高性能的硬件平台,每次提升都需大量的投资,且低能力设备及板卡可利旧率较低。软件升级方面,业务功能实现与硬件相关,需要同时满足特定的硬件及软件升级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给新业务部署带来极大的阻碍,拖延业务上线时间。


  设备配置与设备底层OS强相关,基本采用CLI方式,配置效率低;且不同设备需预置大量用户策略,运维工作量大。每台设备上线都需重新配置,无可重用性,对运营工程师能力要求高。以目前国内运营商正在部署的智能提速业务为例,基本都是在BRAS上配置静态策略模板,n种业务就在设备上配置2n-1个策略模板,模板数呈指数级增加,带来巨大的运维管理压力。


  设备实现融合业务难度大,需硬软件同时升级。业务融合包括BRAS与SR的融合、与CGN的融合、与FW的融合、与DPI的融合等,需配置相应的专用功能卡。此外,软件功能需同时进行相应业务模块开发与整合,增加软件版本复杂度,且带来软件不稳定、软件开发成本急剧上升、软件升级周期长等问题。


BRAS转型之路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需求迫切。业务云化成为了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趋势,对底层网络提出了软件可编程要求。上层应用希望能通过网络提供的可编程接口,实现应用驱动的网络资源调度与管理,从而促进增值应用的快速迭代开发。SDN与NFV技术是实现网络转型的利器。SDN强调转发与控制分离,实现集中式管理,提升网络运营效率。NFV技术提倡采用通用x86服务器实现网络业务功能,在降低硬件成本的同时提升软件可编程水平,加快软件开发周期。


  SDN、NFV与边缘控制设备的融合(如图1所示),是下一代智能边缘研发方向,可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与满足业务需求。vBRAS具备以下优势:


  ●   设备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打破当前设备封闭性,实现网络功能与硬件的松耦合,设备硬件及软件升级简单。


  ●   设备资源可虚拟化,可采用云技术进行承载,可实现弹性伸缩,可根据业务的具体需求,动态地扩容或者缩减资源。


  ●   设备融合业务增强更加简单,可采用软件模块实现专用的业务功能,提升增值业务能力。


  ●   控制面集中管理,可实现整网业务策略的统一部署,提升业务上线速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   理想情况下,设备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可形成相应的资源池,可实现弹性扩展及灵活调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及高可靠性。


BRAS SDN&NFV演进思考


  vBRAS是运营商实现未来云网融合目标架构关键要素,是业界研究热点。现阶段,vBRAS还处于设备软化阶段,预计2017年后才出现真正标准意义上的vBRAS。整体来看,vBRAS有两条演进路线,如图2所示。


  线路一,可称为“IT线”,采用标准x86服务器实现网络功能,当前主要实现是vBRAS作为一个整体,运行在服务器上;未来可基于软件功能分集,每个功能作为单独的虚拟机,实现按需部署与扩容。“IT线”主要难点是x86服务器转发性能不足,小字节报文处理性能较差。


  线路二,可称为“CT线”,优先实现转发控制分离,控制平面采用通用x86服务器,转发平面采用专用转发设备。未来可基于白牌设备发展,逐步演进至通用转发设备。“CT线”暂不存在性能处理方面的问题,但白牌设备等发展有待产品链进一步推动。


  随着SDN及NFV大规模试点,业界表现出一定的理性,网络演进无法一蹴而就。网络演进需同时兼顾传统网络部署及未来新业务需求。网络边缘设备是同时要求支持丰富业务控制及流量高速转发的节点,vBRAS应推动往“CT线”方向发展,以满足未来业务链发展。


  首先,推动BRAS设备控制与转发分离。控制面基于服务器实现虚拟化,转发面使用专用转发设备,部署在城域网边缘,实现SDN架构的BRAS转发。运营商可在现有网络架构之下能分享到SDN&NFV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进一步,推动控制平面集中部署及池化,实现控制平面的冗余及灵活扩展。同时推动IDC网络下移,在城域网POP点构建微型IDC,实施云平台在城域的延伸;构建云化vBRAS池。


  更进一步,基于云化思维构建城域vPOP,弹性部署vDPI、vFireWall等增值模块;部署城域业务链平台,提供基于用户的增值业务,实现新型业务收入。


  与此同时,推动通用转发设备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转发设备池化。